理学 >>> 生物学 >>> 昆虫学 >>> 昆虫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昆虫生理学相关记录148条 . 查询时间(4.621 秒)
题目:粘虫飞行对生殖及寿命的影响 作者:罗礼智, 江幸福, 李克斌, 胡毅 摘要:该文报道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成虫飞行后产卵、交配及寿命的研究结果。1日龄成虫飞行6 h、12 h、18 h、24 h后的产卵前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的,其中飞行6 h、12 h的比对照的短2天以上,产卵量均比对照的高。对1~5日龄成虫分别飞行23.5 h后的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飞...
题目:环境因子对角倍蚜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 作者:邱明生, 赵志模, 李隆术 摘要: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 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温、湿度单因子试验表明,秋迁蚜在26℃和80%RH条件下有最大生殖量;温、湿度对秋迁蚜生殖量的影响均符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极端温、湿度会导致生殖量的下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
题目:棉铃虫雄蛾触角的毛形感器对其性信息素组分及类似物的反应 作者:吴才宏 摘要:本文用单细胞电反应的记录方法,测定了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雄蛾触角的毛形感器对其性信息素组分及雌蛾腹部提取物的反应,发现顺-11-十六碳烯醛和顺-9-十六碳烯醛能引起反应。对前者发放大脉冲,对后者发放小脉冲,对雌蛾腹部提取物发放大、小两种脉冲,但以大脉冲为主。 关键词:棉铃虫 ...
题目:棉铃虫外生殖嚣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异 作者:雷仲仁 郭予元 李莉 摘要:本文对棉铃虫片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雌雄外生殖器的一般构造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并与其近缘种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形态方面,棉铃虫种群内个体间变异较大,种群间分化较小:在雄性阳茎端囊的弯折数、大刺数及抱器瓣的长宽比等特征上与近缘种间有一定的重叠。在超微结构方面,种群内个...
题目:高温对稻褐飞虱发育与生殖的影响 作者:戴华国 宋小玲 吴小毅 丁宗泽 李沛元 摘要:通过高温处理及交配产卵实验,探讨了高温对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高温条件对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产卵量、产卵前期、寿命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34℃以上高温导致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延长。高温处理4龄若虫使羽化后的雌成虫产卵量减少。高温处理不同日龄...
题目:狭胸天牛类雄性外生殖嚣分类研究——附一新种 作者:吴蔚文,蒋书楠 摘要:该文就狭胸天牛类3属6种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比较研究其系统发育及其归属,并记录太谷芫天牛Mantitheus tazguensts sp. nov.一新种和重新描述细点音天牛的雄性外生殖器。狭胸天牛类属较原始的类群,祖征为中茎突中央加厚,边缘极薄;阳基侧突基部还保留着一条横裂。狭胸天牛属与音天牛属和芫天牛属关系较密...
题目:针叶小爪螨不同种群在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其生殖隔离 作者:孙绪艮, 徐常青, 周成刚, 尹淑艳, 甄文全 摘要:报道丁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的4个种群在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其生殖隔离的研究结果。饲养试验证明,针叶树(杉木)种群不能在板栗、麻栎等阔叶树上存活;阔叶树(板栗、麻栎)种群也不能在杉木、黑松、赤松等针叶树上存...
题目:甜菜夜蛾交配行为和能力 作者:罗礼智,曹卫菊,钱坤,胡毅 摘要:Spodoptera exigua82%),但从第4天起则显著下降。成虫一天中的交配时间出现于23:30~05:30之间,交配高峰出现在01:30~02:30和03:00~04:00 之间, 其中以第1高峰的发生频率较高。成虫交配持续时间从22~191 min不等,但以30~60 min的为多(40.8%, n=97), 60...
题目:粘虫幼虫密度对成虫飞行与生殖的影响 作者:罗礼智 李光博 曹雅忠 胡毅 摘要:本文报道了不同幼虫密度下(1、10、20、30、40头/瓶-850m1)粘虫蛾飞行能力与产卵量的变化情况。对未取食1日龄成虫12h飞行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幼虫密度羽化的成虫飞行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10头/瓶羽化的成虫飞行时间最长(平均225.4分),飞行距离最远(平均17.5km),飞行超...
题目:合成黑翅土白蚁踪迹信息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作者:邓晓军1, 张珈敏1, 胡建芳1, 杨娟1, 胡远杨1*, 郑穹2 摘要:合成了黑翅土白蚁踪迹信息素类似物(Z,Z)-3,6-十二碳二烯醇-1(DDE-OH),该类似物对黑翅土白蚁工蚁具有和信息素提取物类似的行为反应。活性反应阈值为10-3~10 ng/cm,大于10 ng/cm时产生较强的驱避作用。最佳活性浓度DDE-OH与信息素提取物的活...
题目:新疆芫菁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 作者:邵红光 侯艳君 张桂玲 黄人鑫 摘要:本文报道新疆20种芫菁雄性外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芫菁的雄性外生殖器主要由一个阳茎基和中间的一个阳茎组成,属于变异的三瓣型;2.不仅在外生殖器的结构上,在属,亚属和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与外生殖器肌肉相联系的腹部第IX节背板和沟状小针突亦表现如此:3.上述结构特征同其它外部形态特征一样,可用在物种的...
题目: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作者:王维专 陈伟平 卢叔勤 徐要葵 摘要: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小菜蛾户Plutella xylostella L.4龄幼虫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 XRD-473 农梦特、卡死克、抑太保、灭幼脲1号、灭幼脲;号的毒力值(LC50)分别为0.4768、0.8669、1.0754、1.2389、27.0680和36.8591ppm。 国外生产的几丁质合成抑...
蚤目一新科——柳氏蚤科           2007/8/5
题目:蚤目一新科——柳氏蚤科 作者:王敦清 刘井元
题目:小腹茧蜂亚科的雄外生殖器及族级单元系统发育的研究 作者:游兰韶1, 肖治术1, 柏连阳1, 周至宏2 摘要:对分布在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小腹茧蜂亚科 (膜翅目: 茧蜂科)21个属的67个种及外群折脉茧蜂属 (膜翅目: 茧蜂科) 2个种的雄外生殖器的5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用头部、胸部和腹部(包括雌雄外生殖器的性状) 等34个性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分布在东洋区...
摘要:利用蛋白银染色技术研究了海洋纤毛虫——黄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flava (Cohn, 1866) Wirnsberger, Larsen & Uhlig, 1987无性生殖期间的细胞发生学。其主要特征为:1)前仔虫口原基以独立发生的方式出现并独特地形成于口前庭右侧的皮层深处,由其对老口围带进行完全的更新;2)老口器不参与新口器的形成,完全被吸收;3)前仔虫的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