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 数学史 物理学史 化学史 天文学史 地球科学史 机械史 建筑史 农业史 医学史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知识库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2115条 . 查询时间(3.19 秒)
"卫生"是一个自古便有的动宾词组,意指"保卫生命"。而到近代,"卫生"则演变成了只含单一语素的连绵词,有了"清洁""消毒""防御疾病"等多方面的含义。"公共卫生"从"卫生"一词的近代含义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个新名词。民国时期的学者对"Hygiene"的译名和"公共卫生"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其间出现过"国民卫生""公众卫生"等。世界卫生组织对"Public Health"下的定义和中国学者对"公...
清朝乾隆年间新安医家郑梅涧,遗有手稿《箑余医语》,代代相传,《安徽医学》于1959年第5期标点横排刊登。《箑余医语》记载了郑梅涧对医理的所思所悟,特别对寸口脉诊多有新见,认为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当与经络相结合,脉位浅以候腑,深以候脏,即所谓"腑浅脏深";将诊脉指力分为8级;提出诊脉不可拘泥一法,应当"三法参伍",灵活运用。这些观点对脉诊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草图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图谱著作,全书附图933幅,其中草部药材附图所占比例最大,以常用中药为主。明确标注药材产地的附图有670幅,药材产地分布的149个州、府,均在宋代行政区域以内,北方比南方分布密集,山西南部、四川东部和安徽东部分布最为密集,附图中产地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州分别是滁州、施州和广州。
“火针”及其疗法考辨     火针  火针疗法  火针针具  白针       2017/4/7
火针疗法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并出现了"卒针""焠针""淬针""燔针""火焠""焠""淬""粹""焠刺""淬刺""燔针劫刺"等名称。《内经》还记载了适用于火针的针具——"锋针""员利针""长针"。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扩大了火针疗法的适用范围,而且《金匮玉函经》中首次出现了"火针"一词。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火针疗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被用于多种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操作方法和针具也有了更为详...
马王堆和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几种简帛古脉书中,《病候》和《阴阳脉死候》有既知医籍中最早关于口腔溃疡、牙周病及其伴发病变的记载;《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最早依据经脉循行部位叙述了颌面颈部肿痛、舌病、齿病、口病等经脉病候或病症方面的内容,并有对某些口腔疾患的初步诊疗记载,反映了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口腔医学成就。
赵元益(1840-07-26―1902-12-24),字袁甫,号静涵。新阳县(原属昆山,清雍正二年析出,民国元年复归昆山)真义镇(今昆山市巴城镇正仪街道)人。出生世代书香门第,祖文彬、父之骥均为中式举人。元益8岁丧父,随母依居无锡荡口镇外祖父华沛恩家读书,咸丰九年(1859),时20岁,补新阳县学生员。22岁时其母患疟疾,误服庸医药而病逝,痛定之余,乃肆力研究医学数年,又获外祖父(精医)传授医技,...
《伤寒论后条辨》是程应旄继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之后对《伤寒论》重加编次而成,故称《后条辨》。
由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2014年出版的《岭南医学史》共上、中、下3册,是1部长达125万字的地方医学史,从古迄今,一气呵成,通篇充满着浓郁的地域与时代特色,全面展示了岭南医学的历史、成就和特色,为中国医学史的深入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阿尔贝特·史怀泽在非洲建立非洲丛林医院,行医半个多世纪。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思想与实践的统一者。他建立的非洲史怀泽医院,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医疗机构,而是一个提高人、教育人的社会机构,后来在非洲还建立了学校、咨询工作室和医疗研究所。100多年来,史怀泽医院始终保持着尊重个人和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对现代的医学实践和医学教育具有示范作用。将"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引入到临床实践,对于建立和谐、平...
新四军浙东游击队由淞沪游击队第三支队、第五支队和淞沪游击队整编第三纵队合编而成。其医疗卫生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向前迈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三北后方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屡次受到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有的被捕牺牲,境遇十分窘迫,但在浙东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渡过重重艰难险阻,为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和当地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鞠躬尽瘁,值得胪述。
《妇科采珍》现存杨际春抄本、绛州地忍堂刻本各1种。1988年,长春中医学院王耀廷教授将杨际春抄本《妇科采珍》整理出版,连载于《吉林中医药》杂志中。虽然杨际春抄本的形成时间晚于刻本,但仔细对比后可以发现,杨际春抄本并非抄自刻本,而有可能是抄自作者的某个稿本。
明清、特别是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使古老的中国发生旷古未有的巨变,其中,西方近现代医学的输入,起到了极为独特而巨大的作用。光绪九年(1883),美国监理会创办的博习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成了当时苏州西学东渐的重要通道。博习医院——西医科学知识的传播、西医科学施救的魅力,迅捷深入人心。从名儒显宦、富商巨贾,到贩夫走卒,始而狐疑者或有,终而严拒者鲜见,从晚清县令李超琼的日记可见一斑。
李时珍京师见闻举隅     李时珍   京师见闻  举隅       2017/4/7
据清•顾景星《白茅堂集》记载,李时珍曾被楚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本草纲目•旋花》有"时珍自京师还"的记载,证实李时珍确有这段经历。李时珍在京1年(包括旅途)的见闻,以往文章仅提到少数例证。为得到更为系统全面的信息,选择关键词在《本草纲目》中进行检索,结果是"京师"13次,"燕京",4次,"北人"108次,"北土"37次。然后考察各词在李时珍自述中出现的频率。
1914年,京汉铁路医院成立。100年间,医院经历了1914—1949年、1949—1979年、1980—2003年、2004年至今,4个时期。医院从北京京汉铁路医院,到北京保健院、北平铁路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再到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铁路医院,除了为中国铁路卫生服务外,还参与了重大灾害救治、国内重要医疗服务、国际医疗援助、对口支援、健康快车等公益活动。医院的建立和发展,既与中国铁路卫生事业密切相...
1932年中国霍乱流行,遍及全国诸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阻止霍乱疫情沿铁路线传播,国民政府铁道部和地方铁路管理局纷纷采取应对之策,颁布防疫法规,实施检疫、隔离留验、消毒、疫苗注射,乃至中断交通等措施。铁路当局的霍乱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至1932年8月霍乱疫情开始逐渐消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