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有色金属冶金相关记录199条 . 查询时间(4.745 秒)
用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聚乙二醇-20000/环己烷为添加剂,以不同碱度的Zn(OH)42-和Zn(NH3)42+为前驱体,在200℃的水热条件下反应4 h,经洗涤、干燥处理后,得到ZnO微晶粉体. 产物用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ZnO形貌和大小. 结果表明,生成的产物属于六方晶相,是由纳米棒状单晶组成的...
将黄铜矿浸出设计成CuFeS2-FeCl3(aq)和CuFeS2-MnO2发电浸出原电池体系,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原电池输出功率的因素,如工作电极的矿物粒度、工作电极中导电剂、阳极液NaCl浓度及pH值、溶液温度、阴极体系和阴极液HCl浓度等进行考察,得出影响输出功的最显著因素是阴极体系构成,其次是NaCl和HCl的浓度. 通过对黄铜矿最大输出功率效应曲线分析,得出了最佳发电浸出条件. 最大功率...
以活性炭为还原剂、氯气为氯化剂、SiCl4为除氟剂、O2和H2O混合气体为氧化剂,采用氯化-氧化反应方法从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中提取稀土元素. 在脱氟剂SiCl4作用下,随着反应温度由500℃增至800℃,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稀土氯化率由92%增至99%,而无SiCl4时同样温度范围内,稀土氯化率为56%~88%,500℃氯化反应2 h时主要产物为稀土氯化物、氯化钙;当氯化反应温度小于500℃...
金属钛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提取冶金  机理       2009/11/11
介绍了制备金属钛的传统方法:Kroll法、Hunter法及熔盐电解法的工艺原理和概况,同时介绍了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正在开发和改进的钛制备方法,包括导电体介入还原法、连续生产钛粉的Armstrong法和直接电化学还原TiO2的FFC剑桥工艺,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机理及特点. 由此指出降低钛生产成本的新工艺发展方向是转变现有间歇的海绵钛生产工艺为连续的金属钛粉及其合金的生产工艺. ...
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测定了Na3AlF6-AlF3-Al2O3-CaF2-LiF-NaCl系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密度和电导率. 首先提供了测量的实验数据,接着基于实验数据给出了该体系的初晶温度、密度和电导率的计算公式,并与以前的经验公式作对比,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AlF3, Al2O3, LiF和NaCl对电解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实验表明,LiF和NaCl能够有效地降低铝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并能提高电导...
采用最大气泡法测定铝酸钠和含硅铝酸钠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溶液的摩尔比、温度、Al(III)的浓度及硅的加入对铝酸钠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并用拉曼光谱谱峰与结构的关系解释了表面张力的变化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碳热还原硼铁矿过程中硼、镁的还原挥发行为. 实验表明,试样的总失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400~1450℃时很快达到最大值61.8%. B2O3始终存在着挥发失重,最大失重率达37.9%,MgO最大失重率达98.0%. 炉管口处的沉积物中B2O3含量为12.49%,证实了硼、镁的挥发现象.
根据国内氧化铝工业生产现状,结合氢氧化铝晶粒的显微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氢氧化铝晶粒进行了结构静力分析,得到了氢氧化铝晶粒中填充小晶体的填充位置、数目及晶粒破损的缺口尺寸与晶粒强度的关系,并对实际产品的显微结构与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晶粒中存在小晶体填充且填充位置处于整个缺口尺度的75%时,强度改善最为明显,并且强度随填充小晶体数目的增多而提高;晶粒的缺口尺寸在1~2 mm范围内变化...
报道了硫杆菌在3种不同方式下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的实验结果. 采用通气气搅浸出,在15%矿浆浓度下,浸出20 d后,镍、铜、钴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5.4%, 48.6%和82.6%;采用通气搅拌浸出,在25%的矿浆浓度下,浸出14 d后,镍、铜、钴浸出率分别为80.2%, 45.2%和78.4%. 采用柱式渗滤浸出,在液固比为40:1情况下,浸出49 d后,镍、铜、钴浸出率分别为48.5%, 37....
研究了嗜热布氏酸菌对梅州黄铜矿的浸出机理和浸出过程特性. 嗜热布氏酸菌(简称A.B菌)在梅州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过程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最大吸附量XAm 5.00×108 cell/g,吸附平衡常数KA 5.88×10-7 mL/cell. 梅州黄铜矿的浸出主要是通过A.B菌的直接氧化起作用. 单独A.B菌处理时,铜浸出速率为0.0137 g/(L·h),是Fe3+化学氧化速率的6倍. A.B菌(65...
以温度、时间、搅拌强度为变量,以沉淀率、抽滤后滤饼含水量、烘干后多钒酸铵(APV)中杂质含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对酸性铵盐沉钒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以含钒30 g/L左右的溶液为原料,加硫酸铵后用硫酸调节pH至2.2左右,沸水浴(95℃)中沉淀120 min左右,桨式搅拌转速300 r/min,可获得99%以上的沉淀率,抽滤滤饼含水量20%以下,烘干后APV含Na 0.70%~ 1.08%, S...
研究了微波焙烧对一水硬铝石矿浸出性能的影响. 考察了微波辐射温度、微波辐射时间对矿物浸出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微波焙烧预处理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结果表明,微波焙烧能够显著提高氧化铝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液的分子比. 微波焙烧在微波辐射温度为535℃、辐射时间为5 min时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微波辐射温度过高会造成矿物烧结,影响浸出效果. 延长微波辐射时间对浸出效果影响不大. ...
微山稀土精矿经固氟后,采用氯化铵法回收稀土. 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了矿物固氟和氯化焙烧的较宜条件:固氟温度为550℃,固氟剂用量与精矿质量比为1:20,固氟焙烧时间50 min; 氯化剂用量与精矿质量比为1.2:1,氯化焙烧温度480℃,氯化时间60 min. 在较宜条件下,稀土的浸出回收率在87.8%以上. 利用X射线衍射探讨了固氟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采用先锰后银两段浸出流程处理高锰银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段浸出以黄铁矿为还原剂浸出分解包裹银的锰矿物,暴露出新鲜的银矿物,锰分解率为96%,相应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 h,黄铁矿:锰银矿=0.20:1;当向反应器中输入频率为40 kHz的超声波时,比常规的锰浸出时间减少一半,黄铁矿用量也明显降低. 二段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银的浸出率可达95%,大大高于锰银矿直接氰化法的银浸出...
Na2CO3,即NaOH非常难以分解2CaO×SiO2,后两者则明显容易得多;提高溶出温度,只有Na2CO3与2CaO×SiO2的作用有助于溶液中SiO2浓度的增加;NaAl(OH)4和Na2CO3对二次反应的发生起重要作用,而NaOH作用较小;增加游离Na2Ok浓度,溶出液中SiO2浓度逐渐降低;铝酸钠溶液体系中的碳酸钠与水化石榴石的作用较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