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河流泥沙工程学 >>> 水沙动力学 河工学 河流泥沙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河流泥沙工程学相关记录265条 . 查询时间(0.983 秒)
三峡水库蓄水对坝下河道产生长距离的影响,对近坝河段影响尤为显著,而对大通以下河口段的影响尚未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近年来仪征水道航道演变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重点探讨了水沙条件变化与航道条件的对应关系,表明三峡水库的蓄水影响范围已经到达下游河口段,揭示了来沙量逐步减少对航道条件影响的复杂性。指出在三峡水库蓄水的持续影响下,对河口段重点河段洲滩进行守护,维持良好的滩槽型态,对维持航道条件的稳定具有...
牛栏江上的德泽水库是引水改善滇池水环境的水源工程,因此,分析牛栏江的径流和泥沙含量变化对滇池水环境改善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牛栏江上游的四营和七星桥水文站作为代表站,依据1956~2009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河流水沙的变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982年开始,牛栏江上游的径流量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变化相反,即降雨增大,径流反而减小;1992年以来,流域产沙量明显减少。对引起水沙变异的主要因...
为寻求岩体渗流过流面积与渗流量的关系,应用CAD、ANSYS以及ArcGIS软件对不同劈裂面的砂岩岩样进行了岩柱劈裂面模拟,计算出了裂面面积,并进行了以过流面积为单影响因素的渗流试验。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过流面积的增加,渗流量与过流面积近于三次函数关系,且在施加不同围压与轴压下,这种关系没有改变,变化的只是渗透速度大小。该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不进行过流面积单影响因素试验的不足,对弄清实际工程中岩体裂...
瀑布沟大坝采用砾石土心墙坝,为了保证砾石土料源质量,在开采前,通过料场复查和土料物理力学指标等室内实验,确定了施工参数和开采范围;在开挖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开采方案调整及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为提高砾石土料生产效率,加强了砾石土开采、筛分、运输等环节的管理,并由专人控制表层剥离料厚度和剥离工艺,通过以上措施,使砾石土料开挖和供料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满足大坝填筑强度和质量要求提供了供料保证。 
低频泥石流由于物源形成周期长,因而爆发的周期长,容易为人们所忽视。以国内较典型的低频泥石流信息为依据,结合四川康定县宋家沟低频泥石流实例,在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加入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宋家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对低频泥石流的发生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人的心理因素,给出了低频泥石流30 a的周期下限。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参考。
多泥沙河流运行的水电站均存在水轮机磨蚀的问题。为了寻求可行的措施以减少水轮机的泥沙磨蚀、改善机组运行条件、延长检修周期和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泥沙特性、建筑物及机组设计、运行条件等方面造成水轮机磨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水轮机设计、提高调度和运行合理性、加强状态检修和水轮机过流部件防护等改善泥沙磨蚀的手段和措施,对减轻水轮机磨蚀程度、延长机组运行寿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长江下游铜陵河段为典型的鹅头型多汊河道,通过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该河段水沙特性、深泓线、平面形态和断面冲淤变化的分析,结论表明,受三峡水库运行和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影响,该河段上游的大通站来沙量大幅减少,河段内各汊道发生相应的调整。其中成德洲右汊和南夹江汊道冲刷发展,成德洲左汊进口有所淤积,造成成德洲右汊和南夹江汊道分流比逐渐增大,对南夹江的防洪造成不利影响。建议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防止河势向不利防洪...
为了研究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对水文泥沙过程的影响规律,基于1998~2009年长江口南北港、南北槽的水沙测验资料,分析了整治工程引起的南北港、南北槽分流分沙变化。结果表明,整治工程的实施对南北港涨落潮分流分沙比、净泄潮量及净泄沙量影响不大。一期工程的实施后,北槽落潮分流、分沙比减小,南槽落潮分流、分沙比增加;二期工程实施中,南北槽的落潮分流、分沙比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随着三期工程的实施完毕,...
针对长江流域下游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河道淤积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诸多因素交叉影响的特点,综合分析区域内中小河道淤积的影响因素并按重要程度排序,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选取上海市青浦区作为研究区域,监测区域内33条河道2006~2010年的淤积情况,结合监测期间的水文、气象以及土地利用等资料,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和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监测河道附近的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垃圾排放...
以河湖历史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演变的驱动力及其作用特征、影响因素,提出河湖演变呈现出由自然-人工二元平行驱动向二元交错驱动发展的趋势。针对在人为改变河湖水系的历史过程中曾出现过的问题和风险,重点讨论了当前水系布局规划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自然地理分异、气候变化、成本效益、生态环境等。建议拓展研究的维度和尺度,合理利用自然情势并关注人类活动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多途径削减不利影响,以构建满足水资源合...
感潮河段的水流和泥沙运动均具有很强的非恒定性,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一套感潮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同位网格的SIMPLEC法对水流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较全面地考虑了非均匀悬移质及推移质运动,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以长江下游口岸直河段和仪征河段为例,分别对模型作了定床和动床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补远江是澜沧江干流来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其水文效应随着干流梯级电站相继建成而凸显,而对该流河水沙研究尚欠关注。采用补远江曼安水文站1960~2008年月平均流量和1993~2008年月平均悬移质含沙量数据,对补远江流域的水沙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 研究时段内,补远江流域水沙的年内分配不均;② 流域水沙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径流量和年悬移质输沙量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③ 曼安流量与...
大岗山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安全运行。通过高精度遥感解译及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泥石流的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激发条件、历史活动强度中选取14个基础指标作为评价泥石流危险度的因子,建立库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对库区18条泥石流进行单沟危险度分析,认为其危险度以中、低度为主,分析结果与常用泥石流危险度及基于地貌信息熵的危险度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依据影响滑坡稳定的定性信息和定量数据,采用模糊信息优化理论的方法,对干海子滑坡样本指标量化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建立了影响滑坡稳定的9个因素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模型。针对干海子滑坡地质环境特点,建立了干海子滑坡和3个样本间的9个因素对照表,采用类比和线性方法求出了干海子9个因素的指标值,利用模糊关系模型及二级模糊近似推论方法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南京至南通河段作为长江口深水航道12.5 m水深向上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航道条件极为重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南京-南通”河段大量实测水文、地形资料,系统分析了该河段河床演变和碍航特性,并进行了演变趋势预测。根据预测成果,结合该段航运发展需求和航道整治目标,针对不同河段,提出了航道整治方案初步设想,为该段航道整治提供了参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