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 中医文献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医文献学相关记录188条 . 查询时间(3.961 秒)
《糖络杂病论》评析     糖络杂病论  门诊       2010/4/28
我从事糖尿病研究二十余年,对古代消渴与现代2型糖尿病曾做了全方位比较和思考。与时代相应的临床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以现代糖尿病的治疗为例,降糖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而尖锐的核心问题。我在研究糖尿病的前十年,也曾为降糖而困惑,但通过读经典,做临床,历经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长达二十余年的反复锤炼后,最终取得了突破。针对糖尿病中满内热的核心病机,主要从苦寒清热人手,首先清除病之本源——热...
中医与儒道文化     中医  儒道文化       2010/4/28
儒、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如耸立的双峰统领群山,共同构筑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然而,中医这个传统文化的特殊成分,无论在朝在野都盛行不衰。
《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
休闲文化与养生     休闲文化  养生       2010/4/27
休闲,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不仅是反映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而且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快速发展的时代引起的人的价值观的调整和变化,使它越发成为全人类高度关注的领域。有关专家预测,具有全球意义的大众化休闲时代正在到来。深刻认识和研究休闲文化与人类健康生存的关系,必然要成为社会,特别是医学界重视的命题之一。
从肌无力患者到医生     肌无力患者  医生       2010/4/27
我的拙著《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于2010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问世后,有很多关注者,他们中不乏同道、患者、教师、记者、官员······除了诊治疾病、切磋医术、交流体会、感悟人生外,最集中的一个话题就是——《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是如何写成的?
古代医生名考略     古代  医生       2010/4/27
 中医几千年的传承,对医生的别名也称谓颇多。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多称之为医工,其最见于《内经》,“上工治未病”就是对良医的称赞。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医工”、“针工”均为对医生的称道。对古代医生的别名略作统计,则有待诏、博士、牙推、郎中、大夫等名,唐人张祜《病宫人》诗有:“药饵无征待诏愁”之句,可见唐代医生亦称为待诏。辽代时翰林医院设医待诏之职。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唐代太医...
浅议谚语中的中医文化     谚语  中医文化       2010/4/27
我国谚语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范围之大、历史之久、运用之广泛,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步的。这些谚语,像满天星斗,难以数计,仅见于清代《古谣谚》从古籍中辑录来的已近3000条;而在有清以后形成和整理出的新谚,恐怕就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了。在谚语这个百花园里,有一朵奇葩——医药卫生谚语。这些谚语既包含着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又包含有丰富的中医药知识,是中医学传承、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现象,大...
从《华佗传》看汉代权量     华佗传  汉代权量       2010/4/7
《三国志•华佗传》有两则医案引起读者疑问,其一为“广陵太守陈登得病”,经佗诊治,“吐出三升许虫”,其中寄生虫何来“三升许”?其二为“又有一郡守病”,佗用情治法使其“吐黑血数升而愈”,患者不会因失血过多休克,反而痊愈,是何道理?两者均涉及度、量、衡问题而引起质疑,殊不知这是不知古今权量有别所致。其实这也引起过古人的重视,清人徐灵胎就专门撰文指出当时用药多用重剂的原因。他说:“古之权量甚轻...
中医药古籍是我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葩,它自成体系,寓意丰富。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成果,同时还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宇宙、人体、生命科学长期探索的认知。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医药学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来说,古籍是它的本底资料。本底资料若得不到系统整理与研究,这个学科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会逐渐失去它的优势与特色。由此可见,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     黄帝内经  养生       2010/3/18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研究伤寒的学者,常对《伤寒论》中的人参有疑问,张仲景用的人参是不是今天我们所用的人参呢?笔者认为:仲景所用人参有二,一为古之人参,现在已经不可见,二为辽东人参,即现在之野山参。而今天人们所用的党参、园参、高丽参、西洋参,仲景并没有用过。
《金匮玉函经》辨证新说     金匮玉函经  辨证       2010/3/12
笔者读、学、用《伤寒论》50年,从开始当学徒起,就练读、记、背的硬工夫,对于其中难点一一存疑。直到现在始终循着仲师的系统思维,逐步在临床实践中边学边用,点滴积累,渐渐明了,将实践上升为理论。 现在要学好《金匮玉函经》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是课本问题,中医院校都是统编教材,并且改名为《伤寒学》,其内容相当繁杂,加入了现代研究,套用西医病名,已失去了经典原样;第二,明代赵开美复刻本《金匮玉函经》因年代久...
阅读古医籍要从“识字”开始     古医籍  识字       2010/3/11
中医典籍浩如烟海,要学好中医,必须看懂古医籍。而学好医古文,就是通向医籍宝库的途径。读懂古籍,深明医理,是每一个中医人必备的常识。
古医籍辑“海”     古医籍  “海”       2010/3/12
1.髓海:指脑。髓上能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
《内经》脉痿句读探析     内经  脉痿  句读       2010/3/12
“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首见于《素问•痿论》,为心病致痿的症状表现。历代医家对此句含义虽认识基本一致,但在相关医籍中对此句的文字表述略有差异。究竟此句该如何明句读?笔者有一些个人认识,现简述如下,望同道斧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