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土地资源管理相关记录592条 . 查询时间(3.281 秒)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land use changes of composite swidden farming villag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Laos under the drastic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
This paper draws on case studies from three communities in Ratanakirito illustrate both the forces driving land-use and tenure change as well as how effective community stewardship can guide agricultu...
Humans have been influencingchanges in land cover through their changingpatterns of land use since the invention of agriculture. The initial small footprints left byagricultural settlements have grown...
在生态城市框架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优化战略”和“协调战略”两大目标。必须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要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土地管理与规划的实施。
在分析武汉市1998、2002、2008年3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提取出了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前后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借助9个景观指数,定量研究了轨道交通沿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建设对沿线土地利用带来了较大变化,表现在:建筑用地占主导,正在迅速聚集成片状;以草地为代表的地类等小斑块的个数呈减少趋势,分布不均衡。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战略新起点。在这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中,“土地流转”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是否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成为真正的获利者,就要看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话语权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
钓鱼岛问题成因探析     中国  钓鱼岛  主权地位  争端成因       2009/11/23
钓鱼岛列屿由于其地质和海洋资源、特殊的战略位置、特殊的历史,使得钓鱼岛问题成为了一个中日两国间久拖不决的一个悬案。本文就钓鱼岛列屿的法律地位和现状进行分析,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是是不可以否认的历史和法律事实,只要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钓鱼岛列屿肯定是可以回到国家怀抱的。
阐述了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评价指标理想值的性质及其确定方法。以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潜力测算。
在理论总结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文件,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从地理基础,数据分类与信息编码,系统功能,系统应用模型诸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一些原则。
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是全国四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省级系统和县级系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对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全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体系,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办公和规划数据的互联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MAPGIS7.0、Visual Basic 6.0和 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开发工...
以美国Landsat-7陆地卫星ETM+ 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CI V7.0进行波段4/3比值增强处理和波段1、3、4、5主成分分析,采用主组分加比值合成影像图的方法,即ETM+ 4/3(R)+PC3(G)+PC1(B),提取各类地物分类信息,研究昆明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主组分+比值合成影像图的影像分类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影像分类方法;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结构和...
根据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特点,在预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中引入多变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MGMMarko),并用其对潜江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实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情况,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简述了中国河南省的区域概况,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原理及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根据河南省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首先计算了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1998~2007年,河南省耕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耕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且生态盈余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其次,对河南省耕地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再次,研究了2007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人均生态需...
根据江西省1∶25万基础地理数据、SRTM_90数字高程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Arcgis 9.2软件分析了1990~2007年江西省县域人口和居民点的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和耕地数量下降、居民点规模逐渐缩小、居民点拥有的耕地数量下降;海拔高程和耕地面积与人口垂直分布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95,说明影响人口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耕地,海拔高程通过影响耕地面积...
基于国际上新近提出并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的能值理论,提出了从能量流的角度评价农地整理的生态效益,建立了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直接的关联。主要通过对产品和服务功能产出能值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形成对农地整理项目的综合价值判断。对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农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实施使得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量大增,资源配置效率得到较大的程度的提高,大大改良了农业生态环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