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发光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发光学相关记录528条 . 查询时间(1.969 秒)
近日,物理工程学院单崇新教授、董林教授研究团队在自供能柔性电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可由摩擦电纳米发电机驱动的全透明、可拉伸交流电致发光器件。该成果在电子皮肤、人机接口、自供能传感等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纳米能源》,共同第一作者为我校在读研究生王现川和孙俊璐,共同通讯作者为董林教授、王吉政研究员和单崇新教授。
近日美国化学学会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刊发了华中大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舒学文教授与化学与化工学院朱锦涛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强教授合作论文“细胞穿膜肽转运非共价连接的热致延迟荧光纳米粒子用于时间分辨的发光成像”(“Cell-Penetrating Peptides Transport Noncov...
近日,在国家外专局、科技部的支持下,由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纪念OLED发明30年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围绕有机高分子光电领域的前沿进展、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创新发展。学校校长高松会见了与会的院士、专家,并在开幕式上致辞。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高松表示,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展OLED材料与器件及系统集成研究的单位之一。近年...
2018年12月17日,Nature旗下杂志《Communications Physics》在线刊登了王跃教授和曾海波教授在卤化钙钛矿发光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题名为:Switching Excitonic Recombination and Carrier Trapping in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by Air。论文链接为:https://www...
2018年12月7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汪成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合成了具有黄色荧光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COF),首次制备了基于COF的白色发光二极管,拓展了此类材料的新应用。论文题为《含有聚集诱导发光基团的三维COF的构建及其在白色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An AIEgen-Based 3D Covalent Org...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11月24日-11月25日,由福州大学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办的“2018发光材料与器件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召开,100多名来自台湾和大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福州大学副校长黄志刚出席开幕式。研讨会上,来自台湾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中科院物构所、中科院纳米所以及TCL集团的学者围绕发光材料...
近年来,全无机铅卤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质和低廉的成本,在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钙钛矿材料的荧光强度会随着压力的升高而迅速衰减直至完全猝灭,极大地制约了其作为光学相关的压力传感器的潜在应用。如何提高在高压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的荧光效率,仍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近日,纳米学权威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刊发了物理学院吕京涛教授研究团队题为《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单分子电致发光的Fano线形》(On the Fano Line Shape of Single Molecule Electroluminescence Induced by a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的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描述扫描隧道显微镜(...
2018年11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谭蔚泓为唐本忠院士颁发湖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并为其佩戴校徽。聘任仪式后,唐本忠教授作了题为“创新研究三部曲”的讲座。唐本忠老师以“为什么做研究,做什么研究,怎样做研究”三大问题为切入点,为大家分享了科研心得与体会。唐老师认为,浓厚的好奇心、强烈的事业心、成就感和荣誉感是研究者从...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将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IEgen)嫁接到纳米晶表面,并研究了这一复合体系的激发态动力学,发现这一复合体系中AIEgen的非辐射分子内运动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这一普适性现象可用于构建各类多功能发光材料。相关工作发表于《物理化学快报》(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传统的染料分子由于芳香环的π-π堆积通常...
近日,由我校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黄维院士和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带领的IAM团队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自发形成的具有亚微米尺度的离散型钙钛矿,使LED的光提取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低成本、高亮度、大面积LED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潜力,相关成果于10月11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第一届华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学术研讨会于9月26至29日在西安顺利召开。大会以“聚集诱导发光的挑战和机遇”为主题,旨在展示AIE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学术成果,深入探讨AIE领域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会议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研究中心以及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
近日,化学学院龙亿涛课题组研究团队在光电限域纳米孔道研究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 “Manipulating and Visualizing the Dynam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within a Confined Quartz Nanopor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为构建具有良好可逆性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