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大气科学 2020相关记录158条 . 查询时间(1.832 秒)
近日,2020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缪育聪、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胡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杨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讲师哈瑶以及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袁乃明获此殊荣。
2020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由西北研究院申报的秦大河院士教学团队《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教程实践与创新获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是国内第一门全面、系统地讲授气候变化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的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选课人数为200人左右,课程评估每年均为优秀。课程重点介绍气候变...
2020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由西北研究院申报的秦大河院士教学团队《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教程实践与创新获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年12月3日-4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主办,广东省气象局承办的“2020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在广州市成功召开。
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11日发布报告说,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该组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乘汽车和飞机旅行减少,在疫情结束后预计排放量会回升。
202012月6-8日,由兰州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协办的“2020年海峡两岸高校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竺可桢论坛)”在兰州召开。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现场+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海峡两岸1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师生参加会议。
2020年12月4日, 2020年首届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市气象局落下帷幕,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汇集众智。
2020年12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宣布了2020年“国际数据奖”(International Data Prize)获得者,大气所成里京因副研究员为其“研发和发布了高质量的气候数据集及其扎实的系列工作”被授予该奖,成为2020年度获得该奖项的两人之一。
2020年12月5日至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气候多尺度变化与年代际重大事件的归因及预估”2020年度项目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
2020年12月3~4日,2020年广西气象学会年会暨纪念广西气象学会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年会以“耕耘六十载 迈步开新篇”为主题,回顾广西气象学会成立60年来取得的成就,探讨未来发展目标。自治区气象局局长钟国平,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和广西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其东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自治区气象局巡视员、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姚才作学会60周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
针对称之为“超级暴力梅”的2020年6-7月我国江淮流域持续性超强梅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组织开展了系列研究,本篇关注于青藏高原低涡的影响。
2020年夏季江淮流域持续性“暴力梅”事件成因:北大西洋涛动和中纬度冷空气次季节尺度变化的影响。
近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开展了2020年12月及2021年1-3月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趋势预测会商。主要预测结论如下:
2020年11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提升气候行动力》发布会暨“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2020年11月19日,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0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召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