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植物学相关记录21188条 . 查询时间(0.76 秒)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土壤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全球气候变化及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威胁着粮食的安全保障和品质。本次会议以“植物改造环境,保障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土壤盐碱化等土壤障碍形成、调控及植物修复的主旨,从“土壤障碍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植物修复机理、修复植物改良设计、植物修复实践与应用等四个方向展开讨论,旨在展示植物修复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应用...
大果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 Kom.,NRK)广泛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为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药用价值。目前为止,大果白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价值,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研究相对较少。
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会招募根际的益生微生物,形成具有防控病害、促进植物生长等功能的天然抑病土壤,这种现象被称为“呼救(cry for help)”反应,在多种作物和模式植物上得到广泛验证和认可。然而经典的“呼救”反应需要接种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微生物才能诱导,这导致该理论在农业生产上不具有应用可行性,而且呼救招募的机制也不清楚。
近日,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波斯铁木属(Parrotia)落叶小乔木银缕梅(P. subaequalis)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这标志着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园迁地保护取得了初步成功。
樊伟,男,1991年9月生,甘肃庆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水玉杯属(Thismia)植物是一种完全真菌异养的小型草本,因奇特的外观、异常复杂和极度多样的花形态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已知全世界有105种以及一个变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洲温带以及美洲热带地区。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南亚中心”)编著的《缅甸北部兰科植物多样性和保护》(Orchids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in Kachin State, Northern Myanmar)一书正式出版。
为分享当今植物科学最新研究进展、促进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将于2024年4月18日-21日在杭州举办2024年(第三届)植物通讯青年科学家研讨会。会议将邀请植物领域知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进行报告和学术交流,诚挚邀请国内外同行参加本次研讨会。
李骋翔,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种子发育过程中信号网络的工作模式2. 被子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双亲发挥影响力的方式3. 对作物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和功能解析。
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苏华、副教授何子文团队以红树植物杯萼海桑所在支系为对象,全面分析基因组进化轨迹,探索倍性变化(多倍化-重二倍化过程)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现状、揭示多样性维持和变化机制的重要途径。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独特性(Ecological uniqueness)强调不同研究地点物种组成的特殊性,更高的独特性往往伴随着更高比率的稀有物种或特有分布物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有四种假设潜在驱动了生态独特性的分布:1.区域气候假设;2.局域环境假设;3.生物异质性...
2024年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何裕建团队在《欧洲植物病理学报》(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论文,证明基于土壤修复改良与生物防冶,柑橘黄龙病不仅可防可控也可治,且成本低、效果好、生态环保、标本兼治。这打破了世界难题——柑橘黄龙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的“魔咒”,为近百年来深受“三板斧”之苦的柑橘果农带来了希望。
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以草地微生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在全球视野下,围绕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植物微生物、动物微生物、系统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开拓性的交叉研究,探索微生物重大科技问题。
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围绕草地土壤微生物、植物微生物、动物微生物和系统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在微生物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等前沿领域进行开拓性的交叉研究,探索微生物重大科技问题,为政府决策、草地健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科研成果专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