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群落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动物群落学相关记录310条 . 查询时间(2.533 秒)
胃肠道线虫(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s,GINs)已被证实是降低肉羊生长性能、引发羊寄生虫病、降低羊肉品质的重要致病性内寄生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一种寄生于反刍动物皱胃和小肠的吸血性线虫,它会导致宿主羊出现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腹泻、消瘦以及贫血等不良反应。已有研究表明,羔羊感染GINs后日粮蛋白质消化利用率显著降低。然而,G...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过去主要见于浙赣地区,而上扬子区则是以笔石相地层(五峰组)广泛发育为特征,壳相地层较为少见。幸运的是,在上扬子区西缘(今滇东北-川东南一带),以泥晶灰岩、黑色页岩互层为特征的大渡河组保存有多个生物类群,如三叶虫、腕足动物、笔石、牙形类、几丁虫和疑源类,为全面揭示大灭绝前华南上扬子区的海洋生物面貌提供了重要窗口。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评估爬行动物灭绝风险的生态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对全球1万多种爬行动物物种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发现超过21%的物种存在灭绝风险。这项研究结果显示,需要采取紧急保育行动来防止部分爬行动物走向灭绝,包括许多鳄鱼和乌龟物种。
2022年4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谭烨辉研究团队在海马冷泉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组成及营养关系研究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Deep Sea Research Part I(《深海研究》)上。
2022年3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用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饲用酶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酶在改善人类及动物健康应用领域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提出了利用酶制剂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新理论,为合理选择和科学应用酶制剂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综述文章发表在Cell综述系列子刊《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
2022年3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科技创新团队联合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基因组研究中心,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通过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作用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营养学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
八眉猪(Sus scrofa)是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猪种,其消化粗纤维的能力(52.08%)显著高于野猪(45.72%)。八眉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二元杂交猪兼备了母本耐粗饲和父本生长周期短的优良特性,因此是研究食物纤维对肠道菌群影响最理想的模型动物。蚕豆是青海地区常见的农作物,蚕豆秸秆经青贮后可用作饲料。蚕豆秸秆中总纤维含量达56.45%,是典型的粗饲料。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2021年发表论文。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在过度放牧地区,高原鼠兔种群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以棘豆属(Oxytropis)植物为代表的毒杂草是退化草地优势物种,该类植物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苦马豆素(SW,swainsonine),可导致牲畜中毒,但高原鼠兔却喜食此类植物。SW对高原鼠兔肠道菌群有何影响,是否可调节宿主肠道菌...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施鹏、蒋学龙、刘振联合团队当日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一项研究,证实了猪尾鼠属物种的回声定位行为。这是一类新的、独立进化出回声定位性状的哺乳动物类群。
记者6月14日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管护分局了解到,近日,贡山管护分局独龙江管护站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收回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分别从两台相机中首次发现并记录到白颊猕猴的珍贵影像资料。
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历时2年多的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结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滇金丝猴保护成效明显,种群数量增加至23个种群3300只以上。
绿孔雀被称为“百鸟之王”,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全球性濒危”等级。科技日报记者4月18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鸟类学科组联合多个研究机构,发现种群基因组、气候和人为证据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人类干扰是绿孔雀走向濒危的主要因素。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绿孔雀体态优美、羽色华丽,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角,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传统文...
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教研室徐波博士带领的科考团队在西藏吉隆县夏村“遭遇”狼群,他们用相机记录后仔细辨识,经专家确认为中国新记录的大型兽类——亚洲胡狼,这是国内第二次记录到该物种。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报道了1.2亿年前的早白垩热河生物群的两个哺乳形动物新属新种,分别是产自九佛堂组的三列齿兽中国掘兽和义县组的真三尖齿兽陈氏掘齿兽。为了适应穴居和挖掘需要,这两个新种属演化出了相近的挖掘和适应穴居的功能。这是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前爪挖掘型穴居哺乳动物。相关研究成果4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