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工学 煤相关记录3052条 . 查询时间(0.686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万吨级煤基甲醇-醋酸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项目工业示范装置在新疆哈密成功开车,产品合格达标,为目前全球首套煤基甲醇-醋酸制MMA产业示范装置,这也是中科院院士、过程工程所研究员张锁江团队自主研发的继异丁烯氧化法、乙烯-合成气法之后制MMA的第三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路线。
2022年8月4日,过程工程所自主研发的万吨级煤基甲醇-醋酸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项目工业示范装置在新疆哈密成功开车,产品合格达标,为全球首套煤基甲醇-醋酸制MMA产业示范装置,这也是过程工程所张锁江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继异丁烯氧化法、乙烯-合成气法之后制MMA的第三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路线。
甲醇/二甲醚是重要的含氧平台化合物,由甲醇/二甲醚通过低温氧化制备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过程绿色、原子经济性好、碳排放低、能效高、下游产品丰富,是甲醇/二甲醚高值化转化的重要方向。实验室902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甲醇/二甲醚选择氧化合成清洁柴油含氧添加剂和含氧化学品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及突破性进展。
近期,机电学院姚义清教授课题组在煤厌氧生物制氢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Hydrogen production via anaerobic digestion of coal modified by white-rot fungi and its application benefits analysis”为题发表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
2022年6月18日,由山西煤化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间接液化产品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及工业示范”课题中期工作汇报会在太原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出席会议的有,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建国,专家组成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辅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忠孝,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春启,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小年,天津大学教授马新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忠文和山西煤...
2020年11月24日-25日,第690次香山科学会议:“我国伴生放射性煤矿开采利用中的职业健康挑战与环境风险”在北京成功召开。郑楚光教授应邀担任会议执行主席,赵永椿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煤炭利用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形态演变机理及环境风险评估”的专题报告。
2021年5月21日至5月23日,第六届全国青年燃烧学术会议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会议的专题研讨会通过聚焦燃烧前沿问题,集中探讨相关问题的前沿进展与亟需解决的挑战性问题,促进青年燃烧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专题研讨会议题包括:1)新型含氮燃料设计、燃烧理论及路径调控:从气液固到地空天;2)燃烧室内复杂流动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3)发动机极端工况下的湍流燃烧研究;4)发动机液滴喷雾动力学及喷雾燃烧的科学...
2021年12月,亚太燃烧会议(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bustion,ASPACC)委员会公布了第十二届亚太燃烧会议“Young Investigator Award”获奖者名单,此次大会共有8人获此荣誉,其中中国大陆仅有2人入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杨应举被授予该项殊荣。当地时间2021年12月8日,第十三届亚太燃烧会议暨颁奖仪式在Abu D...
2022年1月19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团队考核会暨2021年实验室学术年会顺利召开。受邀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陈刚教授,能源学院院长罗小兵教授,能源学院副院长成晓北教授,能源学院副书记孙禄及能源学院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的实验室领导主要有:实验室主任姚洪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向军教授、于敦喜教授、赵永椿教授,实验室党支部书记陈汉平教授、程强教授等。...
为加快推进科技规划政策扎实落地,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惠民活动,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要求,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5月23日至27日开展了主题为“走进科学你我同行”的2022年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活动周。本次科技活动周,兼顾学校疫情防控政策与科普目的,采取线上听讲座、线下分批科普的方式进行。
实现对电子自旋等物质底层性质的调控一直是物质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众多的自旋状态调控方法中,分子吸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解吸附对固体表面电子自旋状态的调控机制不仅对气体探测、信息存储、磁性拓扑量子材料设计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它在多相催化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然而由于获取固体表面原子分辨的自旋状态(原子磁矩)在实验上极为困难,而可能的自旋状态随体系原子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因此一直以来人们对...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但是在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比如: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在煤炭燃烧利用中产生的粉煤灰、在煤炭化工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化灰渣等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统称为煤基固废,目前对其处置主要以填埋堆存为主,煤基固废的累计堆存量已经达到数百亿吨,而且还保持着每年新产生15亿吨的高速增长。
燃料乙醇与汽油混合使用能有效提升油品性能与燃烧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市场需求旺盛。一代生物燃料乙醇以粮食为主要原料,规模化利用容易造成“与人争粮”的局面。二代生物燃料乙醇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存在技术经济瓶颈。近年工业化的煤基燃料乙醇路线发展势头迅速,已投产、在建和拟建的煤制燃料乙醇项目产能总计达到370万吨/年,超过2020年全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产能总和。在“双碳”背景下,...
2022年2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碳中和”目标下煤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答复提出,“我们在‘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严控煤电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单纯以发电为目的的煤电项目,按需安排一定规模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支撑性电源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调节性电源。”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应持续偏紧。进入9月,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电力供需形势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全国多地相继发布有序用电或限电通知,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有关部委和有关地方、有关企业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确保居民用能安全。在众多举措中,通过提高电力交易的市场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