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振动与波 >>> 振动控制理论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振动控制理论相关记录106条 . 查询时间(2.846 秒)
胡洪平: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12月获华中科技大学力学博士学位,2009年2月机械工程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压电结构与器件、气-液及流-固耦合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针对某型弹用涡扇发动机结构特点,建立了一种转子-支承-机匣整机模型,对转子与机匣采用有限元梁模型,支承采用集总质量模型,引入支承松动故障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耦合系统的响应.基于机匣加速度信号,研究了对称刚度以及不对称刚度模型下松动故障的冲击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松动故障所引发的机匣加速度时域波形具有上下不对称性冲击特征以及频谱中出现倍频特征;②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弹用涡扇发动机试车数据时域波形...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评选结果。广州大学张春良教授的专著《振动主动控制及应用》成功入选。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的3项科技成果和参与完成的1项科技成果获奖。
合理的毫秒延时间隔可以有效地降低爆破振动,目前对精确延时毫秒间隔对爆破振动的影响还没有准确的研究成果。基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和自由面的形成,给出了孔间毫秒延时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对不同毫秒延时间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理论计算出的毫秒延时间隔时间的同时也要考虑自由面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理想的爆破效果。在模拟中所采用的爆破参数的情况下,孔间延时间隔为12 ms时利于降低爆破振动,...
王加春,所在部门: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性别: 男,现有职称: 教授,出生年月: 1968-01-30,导师身份: 硕士生导师,民族: 汉,学位: 博士,政治面貌: 党员,学历: 研究生,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职务: 副院长。研究方向:微纳米制造技术、微机械、振动控制。
为在室内比较全面考核摩托车车架在实际道路行驶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可靠性,结合车架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采集方法,并对道路载荷谱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在分析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受力情况基础上,基于远程参数控制技术,结合美国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多轴向多激励摩托车车架道路模拟试验平台,并提出了力-位移混合控制的道路载荷谱模拟迭代方法。结合所采集的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采用...
袁惠群,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应用力学研究所,职务:教师, 研究方向: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转子动力学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机械动力学、振动理论及应用、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
郭星辉,男,硕士,教授, 应用力学研究所.研究方向:线性、非线性振动理论与应用,多年来从事航空齿轮的动力学研究、飞机发动机叶片的非线性振动研究、旋转薄壁圆柱壳几何大变形非线性振动。
张娟,女,1973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 本科生课程: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振动控制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工程随机振动。目前主要从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振动理论及应用以及多学科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工大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等项目五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项目、航天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APTD项目等十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
和兴锁,男,195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研究所所长,西北工业大学空间探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仿真与优化设计,振动理论及应用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航天基金、航空基金等30余项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其中四项排名第一(项目负责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任兴民,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会常务事事,转子动力学和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转子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振动、振动主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新加坡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八五、九五重点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多篇。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主编教...
余发山1952年生,湖北长阳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国家模范教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委员,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仿真机分会、河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煤炭机电专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过程控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60余篇...
唐国安,男,民族: 汉族,出生年月: 1962年10月生, 研究领域: 1 结构动力学:动态子结构方法,模态综合技术,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动力系统模型缩聚,参数识别和结构优化,虚拟环境试验等。2 计算力学:基于分布式环境的并行计算、工程和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辅助工程与设计等。
提出一种基于似P范数特征分解的高分辨率声源定位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子空间类算法原理基础上,利用特征分解得到子空间响应函数向量,通过预设声源类型建立各子空间声源向量重构模型,进而利用似P范数稀疏性约束条件求解最优解,获取高分辨率声源定位识别效果。理论及仿真研究表明,与其它常规算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真实反映声源位置信息,而且能反映不同声源能量分布的绝对大小,对多种类型声源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定位识别效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