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林业工程 >>> 木材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木材学 木相关记录155条 . 查询时间(0.162 秒)
用PbO2电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木质素磺酸盐电氧化降解研究,温度25℃,电流密度50~70 mA/cm2,电压0.8~2.0 V.电氧化产物经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电氧化降解为香兰素、紫丁香醛、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醛、苯乙酮、苯甲酸等6种低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
以椰壳为代表原料进行热解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分析了椰壳热分解的机理。与一般木质原料一样,椰壳也是由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椰壳中的半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200~260℃,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260~295℃,木质素的分解温度在295~320℃。本研究还探讨了椰壳炭的孔结构参数,炭化温度425~720℃,其微孔容积为0.124~0.222mL/g,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椰壳炭的表面形貌,椰壳在热分...
研究了浓度、温度、pH值、增塑剂等对醇溶木质素溶胶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醇溶木质素溶胶粘度的对数(lgη)与浓度正相关,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特征。溶胶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且变化满足阿累尼乌斯方程;在pH值 3.0和pH值 9.0附近,溶胶的粘度达到最大值,在pH值 7.0附近,溶胶粘度最低;在增塑剂的作用下,溶胶粘度均有增加,增塑剂浓度在 0~0.25%范围内,溶胶的粘度与增塑剂浓度正相关...
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钙(简称木钙,CLS)的浓度、溶液中钙离子(Ca2+)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其络合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单位质量木钙中络合的Ca2+量随木钙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溶液中外加Ca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或pH值升高时,木钙的络合能力提高。pH值11时,质量浓度为10g/L的木钙溶液对Ca2+的络合能力比原溶液增大3.7倍。进一步研究了具有不同羟基、羧基和磺酸基含量的木钙对Ca2+的络合能力。...
研究了木质素磺酸盐粗产品与丙烯酸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评述,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聚合反应的发生。与现有的对纯化木质素磺酸盐的研究结果不同,粗产品的接枝共聚反应可以单纯由过氧化氢引发,原因可能是粗产品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起到了亚铁离子的作用。研究表明,合适的引发剂用量应该是木质素磺酸盐干重的1.5%~2.0%,当反应体系中引发剂用量充分时,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粘度的影响不明显。产...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各种活性炭,实验测定了相应的活性炭得率及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和苯酚吸附值。并分别研究了它们与活化实验的浸渍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浸渍比是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受活化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磷酸活化法生产木质活性炭的最优操作参数。在实验范围内,选择磷酸活化法生产木质活性炭的浸渍比100%~150%,...
实验结果表明,桉木AS-AQ蒸煮到145℃以前,木质素磺化反应占主导地位,温度升高木质素大量溶出;蒸煮后期,残余木质素和溶出木质素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导致纸浆的KMnO4值上升,白度下降。通过实验,论证了纸浆中残余木质素含量高的原因。
在一般碱法提取罗汉果渣木质素的基础上,加入超声波处理,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g样品在碱浓度0.5mol/L、碱液用量30mL/g、超声波处理时间90min、水浴温度40℃、恒温时间2.5h,木质素的溶出率由5.04%提高到8.60%,提取率由4.91%提高到8.40%;提取物中木质素含量为罗汉果渣中木质素总含量的56.19%。测定了IR光谱图,并且通过粘度法比较了其相对分子质量。
以松木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合成染料分散剂。硫酸盐木质素经亚硫酸盐磺化或亚硫酸盐 甲醛磺甲基化后,再用环氧氯丙烷将部分酚羟基封闭,同时使木质素分子间交联,得到改性木质素染料分散剂。研究了磺化时间、磺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木质素磺化度、木质素染料分散剂热稳定性及分散性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以每克木质素为基准,磺化反应:Na2SO3用量1.3mmol,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60℃;磺甲基化反应:Na2...
以竹子为原料,在70%~90%的1,4-丁二醇水溶液中添加少量助剂,并在180~200℃条件下反应30~90min,制备得到竹子纸浆纤维和高沸醇木质素。高沸醇溶剂(HBS)法制得的竹子纤维经进一步改性可用于造纸或加工成其他纤维素产品,高沸醇木质素较好地保持了木质素的化学活性,灰分含量低于木质素磺酸盐,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高沸醇溶剂1,4-丁二醇经回收处理可以循环使用。
综述了目前金属配合物仿酶催化脱木质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评价了卟啉类和非卟啉类金属配合物作为木质素氧化降解的仿酶催化剂的效果,对金属配合物仿酶催化脱木质素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金属卟啉配合物由于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受到瞩目。氯代铁卟啉由于氯原子对卟啉骨架环的保护作用而十分稳定,表现出高活性及可循环性。卟啉中心金属离子的种类也对脱木质素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由于金属卟啉配合...
利用显微镜技术对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of Populus tomentosa Carr.)各部位的纤维形态学参数进行了测定。发现其纤维平均长度较长,长度分布均一,纤维的长度、宽度、壁厚等项指标最优值都集中在中部,梢部最差。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EDXA、透射电镜观察(TEM)技术重点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超微结构及木质素的微区分布,结果表明超微结构属典型的分层结构,细胞壁分为...
木质素作为植物中蕴藏量仅次于纤维素的高聚物,是一种廉价易得、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天然资源,但至今仍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木质素在高分子领域应用的一些探索性研究,主要介绍木质素制备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合成聚氨酯、与环氧化合物聚合以及与烯类单体接枝共聚等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要把木质素作为高分子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加以利用尚有较大距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设法降低木质素分...
以硫酸盐法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了木质素季胺盐絮凝剂,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木质素季胺盐,用高浓度、高色度的酸染料ATT对木质素季胺盐的絮凝脱色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木质素通过接枝反应,可合成阳离子絮凝剂———木质素季胺盐。季胺盐单体的合成:温度-3℃至-6℃,三甲胺和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0.7,木质素接枝季胺盐单体,适宜...
根据活性炭吸附机理,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了在主波长253.7nm紫外光辐射下,以锐钛型TiO2及在其表面沉积贵金属Ag的Ag-TiO2为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进行吸附饱和椰壳活性炭的光催化再生。系统研究了再生温度、催化剂活性、再生时间、活性炭粒度、再生次数、pH值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再生温度50℃、较长再生时间72h条件下,再生率达到81%,可以实现木质椰壳活性炭的缓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