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无线通信技术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无线通信技术相关记录2636条 . 查询时间(2.903 秒)
应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项厚宏讲师的邀请,2022年9月16日星期五,北京理工大学曾小路教授、空军工程大学郑桂妹副教授、紫金山实验室潘孟冠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杨雪亚主任和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李志汇博士为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分别做了题为“智能无线感知技术”、“极化阵列雷达的参数估计与应用挑战”、“基于5G无线通信网络的高精度定位——系统与算法”、“雷达信号处理...
陈翰,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副研究员)。1995年至1999年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陈昌明,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曾在中科院电子所工作,有丰富的科研和工程开发经验。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9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多项。为国际SCI期刊《Electronics Letter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In...
魏华博士93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系, 2005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博士毕业,博士期间,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是4G 移动通信, 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领域。期间发表了30 篇学术论文,主要在IEEE Tra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IEEE ...
宋立军,男,副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博士,参与四川省环保、农业、地矿等多个行业信息化项目的研发。曾就职于四川通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规划专家,参与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网络、应急通信网络规划编制,四川电信应急通信评审专家。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
刘大为,男,副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199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与2006年分别获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8年任职于杭州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有丰富的科研和工程开发经验。2007年至2008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学者。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四川省通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物理层...
杜江,博士后,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特聘专家,成都人才计划、成都市特聘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九三学社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主委,曾担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2019年4月,在中央党校参加培训学习。 研究方向主要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和通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曾通过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全球...
模拟光载无线通信技术(A-RoF)可在基带单元和远端射频单元之间透明传输射频信号而极大简化远端射频单元结构和成本,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光纤低损耗和高带宽特性有效提升无线接入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代表了未来光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但显然,A-RoF对光收发芯片、器件和链路的线性度、噪声和动态范围要求严苛,目前适用于A-RoF的高性能宽带模拟激光器和探测器阵列芯片设计、低成本模块及系统封装技术研究方面,我...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1979年9月成立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评价优秀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挂靠单位,具备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第一类),是军队“2110工程”持续重点建设院校。2017年6月,划归国防科技大学建制领导,调整组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学院形成了初级指挥与中级指挥培训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相互支...
2022年7月17日,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在通信工程专业柯强老师带领下,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师生团队分别参加本科生组、研究生组两个赛道以及教师邀请赛。经过师生团队精心策划、认真备战,最终获得本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研究生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师邀请赛一等奖,取得了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历史最好成绩。
禹永植,男, 1981年出生,工学博士,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5G无线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深度学习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航空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以及多项横向项目。发表SCI,EI检索文章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2010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访问学者。
何忠秋,男,1964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研究方向:自适应信号处理和B3G & 4G移动通信技术;未来无线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CDMA,HSPA, MIMO-OFDM, LTE等自适应信号处理。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6篇EI检索,4篇ISTP检索。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厅级科技进步奖1项。
张文旭, 男,1980年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通信评审专家。 , , SCI检索的国际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信号检测处理与识别、软件无线电技术、卫星导航、...
叶方,女,1980年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多个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多个SCI、EI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下一代移动通信及无线技术、认知无线电、协调通信对抗。申请专利20多项,授权1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20多篇,EI核心期刊文章40多篇。...
薛伟,男,1970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客座教授,校兴海学术团队骨干成员,海洋电磁学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评议专家,《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等SCI期刊审稿人,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多个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水下及地下无线通信技术,通信信号检测与识别技术,扩频通信设计、数字接收机设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