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作物学 农学院相关记录1499条 . 查询时间(0.313 秒)
近日,农学院张文利课题组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The roles of DNA methylation on pH dependent i-motifs (iMs) form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是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之上(Nucleic Acids Res 2022, 50:3226-3238),再次利用iM-IP-seq方法,从全...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2023年度发表的科研论文。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2023年新品种、专利、软著。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2023年度科研结项项目。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赵海铭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 “ZmELP1, an Elongator complex subunit, is required for the maintenance of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RNA Pol Ⅱ phosphoryl...
喜讯: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青贮玉米团队:潘金豹、张秋芝、南张杰、张建平、高中全培育的玉米品种P2193 、P60271 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2023年11月19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A toxin-antidote system contributes to interspecific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一个毒药-解毒(toxin-antidote)元件,可选择性败育不包含该元件的花粉...
杨铮,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棉纤维品质育种方面的工作。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多组学等多种实验技术手段,解析棉纤维发育时期关键基因的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棉纤维品质。
在庆祝建校118周年之际,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23年10月20-2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青年科学家学术论坛。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合计4000多人次参加。论坛旨在深化全国范围内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积极推动"强国兴农"战略。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张文利教授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R‐loops act as regulatory switches modulating transcription of COLD‐responsive genes in rice”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R-loop在水稻应答冷胁迫中的分子机制,一方面有助于从DNA二级结构层面理解水稻或其它作物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低温冻害和冷害已经成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自然胁迫因素。冷胁迫通常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严重时导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作物冷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可为作物耐冷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植物R-loop在不同的细胞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发育调控和胁迫应答等。然而,在低温敏感型作物如水稻中,R-loop介导冷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仍鲜有报道。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许盛宝教授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ion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linkage analysis, and populatio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to reveal the TaFMO1-5B modulating seminal root gr...
根据《关于开展自治区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厅完成了首批自治区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遴选工作,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创新团队陈琴副教授申报的《优质高产多抗棉花新品种选育的典型做法》成为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本次唯一入选自治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入库名单的教学案例。
土壤盐碱化和干旱严重影响作物分布、生长和生产力,植物根系发育影响对环境条件的响应,在促进生长和非生物胁迫抗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能通过促进根系发育和生长,调控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甘薯是重要的块根经济作物,主要种植于边际土地,不与主粮争地,因此挖掘调控根生长和抗逆性的优良基因,对培育根介导的抗逆性强的甘薯品种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李姗教授团队题为“Improving rice nitrogen-use efficiency by modulating a novel monouniquitination machinery for optimal root plasticity response to nitrogen”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在水稻中鉴定到一个调控水稻根系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