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农业资源利用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农业资源利用相关记录916条 . 查询时间(1.25 秒)
研究首先发现低磷胁迫和磷毒害均通过抑制水稻节间细胞的分裂以降低株高,继而筛选到一个受低磷胁迫诱导的水稻R2R3型MYB转录因子MYB110。该基因突变不影响磷素吸收和积累,却导致水稻株高显著增加且株高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MYB110是水稻磷信号转导网络核心调控因子OsPHR2的靶基因,受OsPHR2正调控并在其下游抑制水稻株高。有意思的是,myb110突变体虽然株高增加、茎秆木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种植废弃物清洁转化与高值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秸秆热解炭促进厌氧发酵性能及微生物组学特性,实现了秸秆热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专利:一种秸秆综合回收利用压块装置。
2023年9月14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张诚副教授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IF=6,南农A类期刊)发表名为“Upgrading pomelo peels into laser-induced graphene for multifunctional sensors”的研究论文。
2023年9月3日,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牵头承担的2023年度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农牧有机废弃物肥料化果蔬应用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推进会在淄博高青县召开。项目第一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江丽华教授,第二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健正,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青县数字乡村发展中心、技术示范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等项目参与人员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落实鲁青两省对口支援协作的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助推双方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2023年暑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桂斋、副院长江丽华、周晓艳老师、李静老师一行四人赴青海省海北州参加智力援青与产业对接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
为做好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教学团队的建设,2023年8月11日上午,在团队负责人江丽华教授的带领下,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负责人员赴山东航空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考察学习。资源与环境学科方向带头人,滨州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学平教授热情接待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访问交流人员。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成果:本书主要阐述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实例全面介绍了开发研制的建立在空间信息基础上的“县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决策支持系统”。
2023年7月30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桂斋院长、王方志老师、李静老师受邀赴北京参加由商业联合会举办的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张桂斋院长、江丽华副院长带领下的科研团队,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的“主要农业有机废弃物高值高效资源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吕金岭,男,1983年10月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博士,副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德国卡塞尔大学(2016)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018)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田温室气体气体减排及模型模拟、大气氮素干湿沉降量化等方面的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于20世纪50年代,始称 “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1989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1999年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已建设成省重点专业,现为“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为B+,专业内排名第一。专业依托2个省级重点学科办学,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本、硕、博三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依托国家级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23年7月6日,华能集团下达的农业类重点研发项目“盐碱地区光伏电站土地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推进会,在沾化华能光伏电站项目试验现场召开,该项目由省农机院联合山东建筑大学共同承担,会议由课题负责人郭洪恩研究员主持,来自华能沾化光伏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省农科院资环所、蔬菜所、蚕业所和农机院专家及科研骨干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近日,资源与环境学院徐智教授团队最新的研究论文“Regulating pH and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inoculation improved the humification and succession of fungal community at the cooling stage of composting”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朱新萍,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农业环境固碳减排,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土壤修复,土壤健康与农产品安全。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自治区级重点研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子课题等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新疆自治区...
沼液还田的困难限制了沼气工程的发展和粪污养分回归农田。目前主流的沼液处理方式是自然稳定后应用于农田。但是这个过程会导致养分和有益微生物的流失,且沼液成分复杂,目前缺乏全面的沼液农艺品质评估方法。因此沼液的农田施用仍存在风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