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 森林气象学 森林地理学 森林水文学 森林土壤学 树木生理学 森林生态学 森林植物学 林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林业基础学科相关记录4714条 . 查询时间(6.402 秒)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组刘慧副研究员,联合森林群落、生态系统、植被遥感研究领域的多位科学家,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碳汇研究的主导因素和研究趋势:1) 在植物个体和物种尺度,碳汇功能与气候变化之间基于植物生理机制的认知差距,可以由功能性状研究弥合,未来需要依据森林生长死亡的关键限制因素,准确选择预测森林生物量的功能性状;2) 在森林群落尺度,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长期监测,配合树木年轮研...
2023年9月4-5日,“基于城市森林的自然解决方案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研讨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主办,城市森林国家创新联盟协办。
应学院邀请,2023年9月6日下午,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小陇山研究站”)、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吕寻、党委书记张保全、副所长刘文桢、工程师周卓玲来我院开展合作交流。院长刘建全、副院长尚占环、袁建立副教授、刘坤副教授、张立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仁懿高级工程师出席交流座谈会。
2023年9月5日,为深入了解森林及植物的最新监测技术进展和相关仪器设备,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数据可靠性,保证有关研究项目的高效推进与顺利完成,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召开森林生态水文监测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森环森保所首席专家于澎涛研究员主持,现场参加人员有德国ECOMATIK公司刘荩忱博士、森环森保所王彦辉研究员、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熊伟研究员和时忠杰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郭建...
盆距兰属 (Gastrochilus D. Don) 是一类附生于山地森林中树木或岩石上的兰科 (Orchidaceae) 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群岛。目前已知有约70余种,我国拥有该属约三分之二的物种,其中一半以上为狭域分布的特有物种。该属植物因其色彩斑斓和结构精巧 (分为“前唇”和“后囊”) 的唇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尽管盆距兰属已有近200年左右的分类历史,但其属下分类关系仍不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振柱研究组基于已发表的634条年尺度数据集,首次使用随机森林模型估算了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量。研究表明,中国森林土壤碳排放总量为1.17 Pg C yr-1,平均值为776.9 g C m-2yr-1,变动于411.5至1770.7 g C m-2yr-1之间。土壤碳排放呈现明显的由东北向西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除年均温外,森林类型也是决定土壤碳排放速率的重要因素。这些...
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循环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对农业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热带森林正经历大面积的采伐和退化,目前全球50%以上的热带森林已经转变为热带次生林。热带次生林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碳汇功能,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年降水量降低导致的干旱可能在影响热带次生林地上生物量积累速率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带森林是全球陆地碳汇中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目前,全球50%以上的热带老龄林已退化为次生林。次生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和碳固存速率,准确估计其碳储量和恢复进程,有助于REDD+的执行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然而,针对不同森林类型和区域开发的生物量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限,使得模型选择成为估计次生林生物量的一个重要不确定性来源。因此,有必要建立特定的生物量模型来评估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生物量。
2023年8月17-19日,全国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新“形势下林草土壤学使命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共有13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球上大多数亚热带地区都形成了极度干旱的沙漠或地中海气候,受到季风环流和青藏高原的影响,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温暖潮湿,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常绿阔叶林,且常绿和落叶物种普遍共存于该常绿阔叶林中。尽管有很多研究聚焦于中国亚热带森林的功能多样性格局,并证实了环境过滤的作用。然而,基于多个性状对常绿和落叶植物功能多样性沿地理和环境梯度格局的探索仍然缺乏...
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11月,是广西科学院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自治区党委编办批准,广西海洋科学院由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海洋环境与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与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整合设置而成,挂“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牌子。广西海洋科学院现有职工1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高级职称人员54人,博士37人。广西海洋科学院目前拥有11个科研创新团队,负责管理...
有机氮矿化速率是决定土壤氮素有效性和影响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土壤真菌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分解者和养分循环的驱动者,主要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真菌和与植物根共生的真菌两大功能群,其中与植物根共生的真菌可以分为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丛枝菌根(刺骨肌瘤,AM)和杜鹃类菌根(杜鹃花类菌根)等。目前不同菌根类型森林土壤氮矿化的差异及影响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国家公办,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昆明市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1955年原林业部昆明林校建立至今,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材成美、树木树人”的校训、“青山有我、绿树成荫”的校风、“修枝修己、厚德厚生”的教风和“笃行敏学、自信有为”的学风构成了“以树木精神做树人事业”的大学精神核心内涵。作...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于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固碳水平最高,因而森林被认为是封存大气碳和逆转或减缓当前全球变暖趋势的有效方法。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乡土树种。在过去,广东和广西的林业部门建立了红锥人工林作为恢复该地区植被的主要造林策略。然而,尚不清楚红锥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是如何随...
2023年8月15日,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湖北秭归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邀请,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李迈和教授来所进行学术交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