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饲料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饲料学相关记录4026条 . 查询时间(1.07 秒)
我院草原研究所草产品加工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经费资助下,在青贮饲料微生物演替规律和发酵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自2021年1月以来,发表6篇SCI论文,影响因子达23。特别是孙林第一作者、薛艳林通讯作者及王超第一作者、薛艳林通讯作者的两篇论文均发表在行业有影响力的期刊Front. Microbiol. (IF=5.640)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单胃动物饲料创新团队在免疫应激抑制肉鸡生长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为深入了解免疫应激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上。
为推动前沿生物技术发展,助力研究所科技创新,2022年7月5日,生物所再次启动“农业生物技术前沿讲堂”,以“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age and Bioenergy Crops” 为题,邀请青岛农业大学长江学者王增裕教授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近日,由甘肃省市场监督局组织并主持,邀请专家对我所承担的“实验用合作小型猪配合饲料要求”和“实验用合作小型猪病理学检查规范”2项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进行了会议审定,这是继“实验用合作小型猪繁育技术规程”以及“实验用合作小型猪遗传质量控制”、“实验用合作小型猪饲养环境和设施要求”和“实验用合作小型猪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标准制定、发布和实施后,对实验用合作小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
天然植物提取物即将成为替代抗生素的重要选择和解决畜牧饲料产业发展困境的突围之道。2020年5月30日,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共同组织的第一次联盟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天然植物饲料原料标准研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举行。
2021年4月28日下午,受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对外合作处委托,福建省农业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组织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畜牧总站、福州市畜牧站、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福建分所相关专家对本单位承担的对外合作处科研项目“山羊酒糟饲料提质增效研究”(项目编号:DEC201910)进行验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戊糖片球菌,所述戊糖片球菌生长速率快,产酸效率高;戊糖片球菌作为牧草青贮添加剂,发酵类型为同型发酵,能快速降低牧草青贮pH值,使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群,加快发酵成熟,减少氨态氮的产生以及增加了有机酸含量,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从而提高牧草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升牧草青贮饲料的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全国畜牧总站共同发布了《2020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粮改饲—优质青贮行动计划(GEAF计划)持续推进,我国青贮饲料调制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粮改饲试点地区全株玉米青贮质量不断提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植物乳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生长速率快,产酸效率高;植物乳杆菌作为牧草青贮添加剂,发酵类型为同型发酵,能快速降低牧草青贮pH值,使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群,加快发酵成熟,减少氨态氮的产生以及增加了有机酸含量,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从而提高牧草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升牧草青贮饲料的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国畜牧总站     畜牧业  畜禽  牧草品种资源保护       2021/4/23
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是承担全国畜牧业(包括饲料、草业、奶业,下同)良种和技术推广,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畜牧业质量管理与认证,草地改良与生物灾害防治等工作的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
薛树媛,女,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全国草食动物健康生产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兴安盟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部科教司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获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
草食家畜营养调控与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团队主要开展草食家畜营养平衡与调控技术、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及新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草食家畜生产高效、安全、优质、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方向有草食家畜营养平衡与调控;草畜一体化增效模式;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加工调制;饲料生物发酵菌制剂和菌酶复合制剂研究与开发。研究团队现有科研人员11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实习员...
陆文清,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是制定饲料用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酶活测定的行业标准,饲用复合酶高产菌株MAFIC-001固态发酵中试及规模化生产技术。
贺平丽,女,1977年6月,湖南常德人,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会员。研究方向:饲料及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的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针对抗生素、违禁药物、大豆抗营养因子、天然毒素、蛋白、DNA等各种物质快速、灵敏检测方法,同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如色谱仪、串联质谱仪等对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确证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