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增殖学 >>>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水产增殖学相关记录682条 . 查询时间(3.076 秒)
黑龙江所“鱼类种质资源团队”的科技人员历经4年的池塘培育和科技攻关,于2019年6月上旬在所属呼兰试验站,通过对野生拟赤梢鱼F1代强化培育、性腺发育观察、催产药物选择、制定受精卵孵化方案和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成功获得受精卵5万多粒,培育2-3cm幼鱼3万多尾,这标志着拟赤梢鱼的全人工繁殖首次在国内得以实现。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尹家胜等人完成的“底栖野生鱼类人工模拟繁殖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720575491.1。该实用新型包括缸体、上盖、进水管、栏网、水流循环管和出水管,上盖为滤网上盖,上盖盖在缸体的上端口上,进水管的出口对应于上盖表面,进水管上设置水阀;缸体的缸底连通出水管,出水管处于缸体内部的高度可调节;水流循环管设置在缸体内部并固定在缸底,水...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刘伟等人完成的“一种野外仿生孵化鲑鱼受精卵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410577867.3。该发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尼龙螺栓,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对称卡合,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对称的尼龙栓塞孔,对称卡合后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尼龙栓塞固定;第一、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菱形载卵格,第一、第二侧板上的载卵格对称卡合;第...
黑龙江所“法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课题组科研人员历经4年的攻关,在掌握法罗鱼性成熟关键时点、催产剂使用剂量、产卵条件和孵化方式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于2019年5月在宽甸基地,首次实现了池塘驯养条件下黑龙江土著野生法罗鱼的人工繁殖。这也是该课题组继2018年6月在原产地(黑龙江抚远)成功实现法罗鱼人工繁殖后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性研究进展。课题组现保留种苗10万余尾,保存野生亲鱼50余尾。
日前,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和文登区海洋发展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威海慧源水产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绿鳍马面鲀规模化繁育技术”课题,以及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威海银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绿鳍马面鲀工厂化育苗技术”课题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威海)、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胡雪松等人完成的“沉性卵鱼类家系构建孵化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621312186.5。该实用新型的蓄水管和多个孵化桶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底座上;蓄水管连接进水管的出水端,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潜水泵;蓄水管与分流总管垂直连接;蓄水管上设置溢流口,溢流管的首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溢流口上,溢流管的首端具有弯头;分流总管通过多个分流支管分别与多...
2019年6月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大连富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世会等人完成的“一种孵化桶自动清洁设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720276329.X。该实用新型包括清洗平台、设置在清洗平台上对孵化桶进行固定的夹具、对孵化桶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为M个,M为自然数,且M≥3,带动消洗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对消洗装置提供水的喷水装置;升降机构包含升N个降杆,N为自然数,且N≥2,升降...
为揭示金乌贼精子进入纳精囊及产卵过程中的精子利用方式,丰富金乌贼繁殖生物学研究内容,本研究利用实验生态学和组织切片技术,检测了交配后不同时间段雌性口膜表面精子囊和纳精囊中精子数量的变化,观察分析了雌性金乌贼纳精囊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金乌贼纳精囊位于繁殖期雌性个体口膜腹面的突起处,共1对。纳精囊开口于口膜内表面,通过一根中央管连通整个纳精囊。中央管内壁含有大量褶皱和纤毛。在中央管两端,有12~20...
戴习林,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市,硕士,海洋生物教研室教授,上海市虾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微孔增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2014年9月入选上海市首批农业领军人才计划。1991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海水养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1-4月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访问学者。长期在一线从事甲壳动物的教...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鹏等人完成的“一种鲑鳟鱼类受精卵孵化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721227914.7。该实用新型包括孵化箱体、固定套、定位块、隔板、箱盖、紧固块。孵化箱体两侧具有与固定套相适应的固定套槽,固定套内部具有滑动凸起槽,定位块具有与滑动凸起槽相适应的滑动凸起,滑动凸起在滑动凸起槽内滑动,滑动凸起槽中部具有配合弹簧槽,滑动凸起中部具有弹簧...
邹曙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鱼类遗传育种与种苗工程。教育背景:1995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98年和2004年获上海水产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2-2008.3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博士后访问学者。所属部门:水产养殖系,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王成辉,男,1972年生。2002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先后主持上海市、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2021年度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获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
沈和定,男,1964年5月生,汉族,浙江奉化人,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副主任、水产与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贝类学会理事会理事,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未来海洋经济探索项目中国区专家,为世界贝类学会会员及国内多家专业学会会员;是多家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和全国各级科技中心的项目评阅及奖项评审专家。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
李家乐,男,1963年7月生,浙江乐清人,汉族,1997年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兼淡水养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贝类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