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微生物药物学 药学院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235 秒)
宋永波,女,博士,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无线电信息与通讯系统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获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博士学位。2005/03~2006/03期间作为校际访问学者,于日本近畿大学药学部日中汉药研究所作为助教授进行白内障分子机制的研究。2012.07~2013.07 期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
倪现朴,男,博士,副教授。2011年获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2016-2017年德国弗莱堡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途径和合成机制研究、药物合成途径重新组装获得新功能微生物和产生新的有价值产物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沈阳药科大学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计划1项...
张怡轩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得沈阳药科大学微生物制药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药学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教授,2011年博导。2008年赴日本九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微生物酶学研究;2010~201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微生物来源先导药物的抗病毒机制研究。现任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副院长。数年来致力于药用微生物技术制药领...
刘中成,男,1979年10月生,副教授,分子遗传学博士。2008年6月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同年引进至河北大学药学院工作,现为河北大学生物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变态反应性疾病机理及相关药物开发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年获保定市...
李宝库,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6年生于河北望都县,1989年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内生菌根生物学)。获得了河北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河北省星火科技三等奖一项,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主研1项省级课题,主持1项厅级课题,参加国家级课题及横向课题多项。近年来发表多篇中文核...
2016年2月4日,Nature集团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正式在线刊登了兰州大学李红玉教授课题组在微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A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using Bacillus subtilis B7-S to produce natural vanillin from ferulic acid” 。
王文婧,女,1984年11月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红树林来源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沈月毛,男,1965年2月出生,博士,天然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86.07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07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天然产物化学硕士学位,1995.08-1998.08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留学并从事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于1999.11获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学位。1989.07-2004.01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
王小宁,男,1979年7月出生,博士,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中国民间药用植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 苔藓、地衣内生真菌来源的活性成分研究。承担课题:1. 苔藓植物内生真菌中靶向微管的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No. 21272139),80万元,2013.01-2016.12 (在研);2. 地衣化学成分及其抑制真菌...
鲁春华,女,1975.01生于山东郓城,博士,副教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NSFC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喜树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30500632,26万,2006.01-2008.12);2.国家“863”目标导向课题“药源粘细菌的聚酮合酶基因簇组成、代谢调控关联和代谢改造技术” (2006AA02Z171,380万元,2007.01-2008.12),主持人:山东大学李越中教授,子课...
王红胜,男,中山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以三阴性乳腺癌(TNBC)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并评价了外源雌激素在TNBC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香港SKLMP Seed Col...
张革,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出生,2005年获得中山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西北大学微生物学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山大学药学院。研究方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白芳,南开大学药学院副教授。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制药专业,2003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系攻读研究生,2008年7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微生物药物高通量筛选,基于结构基因或蛋白的药物分子设计等工作。先后主持南开大学青年教师研究资助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项目。研究方向:微生物...
高静,女,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新型药物制剂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微粒制剂及靶向给药系统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项,并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采用纳米制剂技术研发的“长效驱蚊霜”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新药证书1项;采用微粒缓释制剂技术研制的“注射用丙氨瑞林缓释微球”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
胡立勇,男,出生年月: 1955、11 ,学历(学位): 硕士,工作部门: 基础学院微生物教研室,职务: 室主任,职称: 副教授,从事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招生专业: 病原生物学 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药物、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主要学术成果,论著,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产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8。第一作者,固定化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产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