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中医学与中药学 院士相关记录89条 . 查询时间(0.46 秒)
2016年9月25日上午,“第十八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陕西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尚勇出席会议。座谈会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长胡和平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谢钟副秘书长作为特邀代表参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兰萍研究员代表“协同创新驱动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发展”调研课题组汇报了调研成果。
2016年6月29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领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阜新市中医医院挂牌成立,这是阜新市卫生系统和辽宁省中医业界的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当日8时许,78岁的石学敏院士早早地来到阜新市中医医院病房查房,在对两位患者进行一番详细的“望闻问切”之后,他向众人展示了精湛的神针技艺。石学敏说:“阜新是脑病高发地区,我将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全身心地为阜新地区患者服务。”
曹晖,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药学科研工作,在本草文献及中药鉴定、饮片炮制、资源质量评价、中药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成绩显著。
2015年5月17日,以“行进中的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为主题的第五届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在京举行。 “任何学科都要与时俱进,西医学在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中医药也要现代化。”会上,陈可冀做了题为“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传承创新发展轨迹”的主题报告,并对学派未来提出期许。
国医大师及院士是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临床经验丰富。为了促进国医大师及院士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中医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中医杂志》将设专栏报道国医大师及院士经验。同时,配合专栏拟定于2015年第4季度举办国医大师、院士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讨会,现公开进行征文。优秀来稿将陆续在《中医杂志》“国医大师与院士”专栏...
2015年5月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等领导,以及杰克•绍斯塔克、托马斯•苏德霍夫、克雷格•梅洛、巴里•马歇尔、理查•罗伯茨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史蒂夫R...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研究员、首届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2015年5月9日9时在珠海逝世,终年94岁。程莘农教授独创了“程式三才”针灸手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被称为中国针灸界的泰斗。
2015年4月25日,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第十八次全体代表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首席研究员凭借其在中药资源鉴定上的卓越贡献,正式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有4位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of Sciences,IHEAS)是世界科学共同体(World Scientific Community)的成员,建于1992年, 总部在莫斯科,现有约1000名科学家及专家,其中有35个国家的约800位院士,有诺贝尔奖得主,各国政府教育科学团体、协会负责,大学校长、院长,还有130名团体代表,它执...
2015年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天津市高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争得了荣誉。会上,还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在日前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办的“中国标准化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被授予“标准化终身成就奖”,成为中医药界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自上世纪70年代起,王永炎院士就致力于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组织开展了《病案书写规范》的编写,制定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和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等,是中国标准化工作奠基人之一。
关于举办“现代医学•中医药学•融合发展”---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2014年医学峰会通知。
随着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化,医学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起先,他们的选择往往是那些效益较好的热门专业,中西医结合则鲜有人问津。无论“西学中”还是“中学西”,都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业。无论在单纯的西医还是中医看来,中西医结合好像都是不专业的,甚至被看做“非牛非马”。但陈可冀认为,“非牛非马”有两手本事,是受患者欢迎的医生。管理部门有责任出台政策,解决就业相关问题,为医改服务,这也是在为中西医结合学生和研...
慢性心衰,被称为“生命绊脚石”。中药能否对其进行有效治疗?芪苈强心胶囊的循证医学研究给出肯定回答。近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上获悉,此项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张伯礼和教授黄峻牵头,联合23家综合三甲医院,收集512个病例,历时15个月完成,相关论文及专题评论日前在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
2012年11月24日,国际欧亚科学院第十六次中国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名誉主席宋健、路甬祥、李铁映和成思危发来贺信,100余位院士到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