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中医学与中药学 院士相关记录89条 . 查询时间(0.205 秒)
“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
2011年11月18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在广东省中山市颁发2011年吴阶平医学奖。韩济生院士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针刺原理研究、疼痛医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成就。同时获奖的还有呼吸病专家、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
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第四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周维善院士获得该项奖励。 周维善院士长期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他在中药研究方面主持并参与抗疟青蒿素的结构测定和以后的全合成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抗疟倍半萜过氧化合物鹰爪甲素的全合成;还对具有抗肿瘤等广泛活性的四环二萜——对映贝壳杉...
中国工程院2009年12月2日下午在北京对外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共产生48名新院士,中医药专家吴以岭名列其中。通过这次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已达756人。
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年来,“治未病”健康工程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广大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了明显提高;行业内对“治未病”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2008年10月26日对记者表示,当前西方医学界对中医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医学将“东学西渐”,数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焕发出后工业化时代的光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针灸学科不断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增加了自身的科学内涵,成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学科之一。针灸治疗疾病以其适应症广泛、疗效迅速、治疗方便和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不仅深受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而且正在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普遍接受。21世纪,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人类医疗保健的主题,自然疗法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针...
中国中医科学院近日举办第八次中医药发展讲坛暨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获奖者工作报告会。第二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题,系统论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他强调,必须从保护和开拓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肖培根是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也是我国民族医药...
他是我国第一个中药静脉乳剂的研制者、中药制药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也是成功将多项中医药研究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家。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将多年科技成果提成奖金和两个月工资,共103万多元,全部交纳了“特殊党费”。   他就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大鹏。   30多年来,李大鹏一直在实践“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振兴民族医药工业”的理想,让古老的中医...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日前于杭州召开的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传染产学联盟会上表示,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传染病的优势是对人体进行整体功能调整,中药板蓝根不仅能直接抑制病毒,而且可多途径综合作用在免疫、内分泌、分子机制等方面。 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传染产学联盟会议在公开探讨和内部交流后于2008年7月6日谢幕。钟南山院士在会议期间说,中医理论没有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现代名称,但中医与传染性疾病作斗争有两千多年...
6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一行在京向卫生部赠送了其主编的《手足口病》专著及电子版发行权。该书将由卫生部免费发放给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了捐赠仪式,并代表卫生部向李兰娟院士等人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肯定该书将为今后全国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3月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造成部分患儿死亡。为及时总结国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结合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日前被列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库)》(SCI-E)来源期刊,成为国内第一份被SCI收录的中医学类期刊。创刊于1995年的《中国结合医学杂志》的前身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吴阶平院士任名誉主编,主编为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编委会由国内外...
石学敏院士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集中外之萃,学验俱丰,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著名科学家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石学敏院士在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等急危重症的同时,在临床上强调“醒脑”即“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
2008年3月14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剖析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黄黛片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3月25日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正式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第一次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理,说明中药方剂“君、臣、佐、...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一位著名的针灸学专家。石学敏院士是一位名人,在天津、在全国,乃至海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使他闻名遐迩的不是那复杂多样的身份,而是他的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一根银针,使他治好上至外国政要,下至普通百姓的疑难病症。他信奉的是“大医精诚”,他手持一根银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神话,演绎了一段又一段人间真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