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心理学”相关记录8948条 . 查询时间(3.09 秒)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现意识上和意识下的集合表征以反向方式影响知觉决策(图)
心理 意识 知觉决策
2023/3/17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去参加一个宴会,刚走进宴会厅的时候迅速环视了一下厅内,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匆匆一瞥之间,你似乎不太可能仔细地加工场景中的每个细节,但是你却能立刻了解到厅内装饰的整体色调、参会人群的聚集位置、人们的面向方向等整体统计性的信息。这种从一组相似对象中提取汇总统计信息的能力被称为集合表征。已有研究发现,集合表征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动化的强制过程,这就意味着,即使观察者并未刻意想要从刺...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等发现非同步音乐活动可促进幼儿观点采择(图)
心理 幼儿观点采择
2023/3/14
性的协调形式(如齐唱、齐奏等)亦或差异性的协调(如轮唱、分声部演唱等)更利于促进观点采择能力,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联合北京大学,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同步、部分同步、非同步三种音乐合奏形式如何影响4-6岁儿童在实时交流中的自发性观点采择。

2023年2月2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民族语言实验室承办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第63讲。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等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图)
心理所 音乐感知 文化特异性
2023/3/15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随着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类的日常生活。虽然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歌和西方音乐时,利用基于不同文化熏陶和适应(enculturation)而形成的内部模型感知不同文化音乐是否...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伴发症状,伴发率约50%,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二代主要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尚不清楚,且利培酮的潜在作用机理也未获得明确解答。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现语言产生中语义与语音加工共享相同的认知机制(图)
心理所 语言 认知
2023/2/1
人们对当前信息的加工受到以往经验的影响,语言加工也不例外。研究表明,语义或语音相似信息的加工促进或抑制当前的语言产生。当语义相关的图片相邻呈现时,图片的命名速度会加快,而当语义相关的图片间隔多个无关图片时,图片的命名速度会减慢,这表明语义促进效应只能持续较短时间,而语义抑制效应可维持较长时间。学界一般认为,短时程的促进效应源于语言加工的激活扩散机制,即在语言加工中,目标项被激活,其语义相似或语音相...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马春霞副教授(图)
马春霞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 副教授 应用心理学
2022/12/2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通过自我决定理论解释自然如何增强心理幸福感(图)
理论 解释自然 心理养料
2022/12/11
大自然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还能为人们的精神幸福提供心理养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因此,不少学者呼吁“重启”人与自然的联结,进而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与自然的接触或互动能够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增强幸福感。

中山大学徐琳、郑家强等揭示睡眠时型与认知功能的相互关系(图)
徐琳 郑家强 睡眠时型 认知功能
2022/11/29
人的一生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至关重要。睡眠昼夜节律是指睡眠-觉醒模式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又被称为睡眠时型(chronotype),可分为早睡早起的“清晨型”(morning-type)与晚睡晚起的“夜晚型”(evening-type)。他们也被形象地叫做“百灵鸟型”(“larks”)和“猫头鹰型”(“owls”),而处于中间的则被称为“中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现群体生物运动行走方向可诱发情境吸引效应(图)
群体生物 运动行走方向 情境吸引效应
2022/8/31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游志麒副教授(图)
游志麒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副教授 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2022/8/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创建中文阅读眼动数据库(图)
中文阅读 眼动数据库 心理学
20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