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相关记录5612条 . 查询时间(6.262 秒)
2020年是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赵志琦教授承担的重点基金项目“玄武岩与花岗岩风化过程的Li、Mg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启动之年,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启动年。课题组同时承担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七“高原生长与演化”专题七“高原风化剥蚀历史及气候环境效应”(专题编号:2019QZKK0707)的部分研究工作。重点基金项目是在前些年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新的研究内容,与青藏科考的内容既有衔...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加工教学研究所(图)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矿物加工
2023/3/7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加工教学研究所承担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选矿学方向)的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负责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选矿学方向)建设和课程建设,承担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选矿学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目前矿物加工教学研究所在岗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教师队伍中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3/2/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见附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分委员会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位分委员会
2023/2/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见附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行政领导班子见附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及党委委员见附件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2023/2/17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国际地球科学进入信息化时代,全力推进数字地球、透明海洋新形势下建立的,以地球科学为背景,融合卫星遥感对地观测、地理信息处理分析、海洋探测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地球科学可持续化、信息化发展的专业。中国海洋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国首批设立、同类专业中唯一具有海洋特色的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1961年更名为石油勘探系,1996年更名为石油资源科学系,2000年更名为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2011年更名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勘探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致力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为国家油气需求及能源战略安全不懈努力,参与了我国几乎全部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发现,支援了其他石油高校勘探学科早期...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简称实验室)获准成立于2002年,2007年通过教育部建设验收,2009年、2015年连续获得优良的教育部评估结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18年实验室实施改革,相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独立运行,有序、高效、健康发展,服务国际一流学术和学科发展、新时代国家急需、创新驱动、国民经济主战场、“一带一路...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由我国第一个稀土矿发现者何作霖教授于1946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地矿系,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训为“涵海励志 博古崇今”。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洋环流动力学 海洋波动与混合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
2023/2/15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为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1999年被首批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