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 2020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1.823 秒)
2020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遭遇重大洪涝灾害,总降雨量达759.2mm,为1961年以来最多。以往研究中,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往往与超强东太平洋型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然而,2020年前冬热带太平洋只表现为弱的中太平洋型厄尔尼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周连童研究员团队从北印度洋(NIO)和热带北大西洋(NTA)海温出发,研究了两大洋海温异常对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的影响和机...
2020/21年冬季的前半段(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10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持续偏强(一次全国型强冷空气,两次全国型寒潮),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显著异常偏低,部分站点最低气温甚至突破台站历史观测极值。但是国际上各机构(包括NCC、NCEP、ECMWF和JMA)的季节预测模式提前一个月并未对2020年12月的极端低温给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而中科院地球系统模式气候模式版本CA...
2020/21年冬季的前半段(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10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持续偏强(一次全国型强冷空气,两次全国型寒潮),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显著异常偏低,部分站点最低气温甚至突破台站历史观测极值。但是国际上各机构(包括NCC、NCEP、ECMWF和JMA)的季节预测模式提前一个月并未对2020年12月的极端低温给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而中科院地球系统模式气候模式版本CA...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简称GMST)是衡量气候变率和全球变暖的指针之一。以往研究认为,ENSO是影响GMST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GMST会在厄尔尼诺时偏高、拉尼娜时偏低。例如2015/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就使得2016年GMST骤增,一跃成为工业革命后的最高值,并结束了21世纪初的全球变暖停滞现象。但2020年在发生了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背景下,该年GMST并未明显降低、反而直逼2016年GMST的...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简称GMST)是衡量气候变率和全球变暖的指针之一。以往研究认为,ENSO是影响GMST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GMST会在厄尔尼诺时偏高、拉尼娜时偏低。例如2015/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就使得2016年GMST骤增,一跃成为工业革命后的最高值,并结束了21世纪初的全球变暖停滞现象。但2020年在发生了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背景下,该年GMST并未明显降低、反而直逼2016年GMST的...
2021年6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发布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新冠病毒监测等生态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第一阶段的“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入选。
2021年5月27-28日,“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暨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年会”在南京市召开。
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该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A.Ioannidis教授团队与爱思唯尔联合发布。榜单以Scopus数据库为依据,基于引用次数、H因子、HM因子等6种指标,根据其"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从22个领域和176个子领域,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
根据甘肃省科技厅日前公布的《关于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周期评估结果的通知》(甘科合〔2021〕1号),在2020年度甘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中,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半干旱气候变化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地生态农业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发肿瘤及重大慢病防控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家基地评估结果为优秀。
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称,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报告发布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这份报告说明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并对人类和地球带来巨大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郑佳喻、研究员王春在在2020年中国破纪录降水成因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3月19日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年12月29日,国家气候观象台科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发展方案(2020-2025年)专家评审会,现场听取各个观象台建设发展方案汇报。会议由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祥德院士和副主任许小峰研究员主持,于贵瑞院士、张小曳院士以及委员专家出席评审。同时,中国气象局观测司裴翀副司长、田浩副司长,科技司王健林副司长以及观测司站网处、科技司院所处、气科院高云副院长、气科院科技处和部分...
2021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为防控疫情,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线下控制在50人、线上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共计4000余人参会。开幕式由实验室副主任贾根锁研究员主持。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类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却“毫不在意”。气候科学家近日报告称,全球表面温度(数千个气象站和海洋探测器的平均读数)年度更新数据显示,2020年基本上与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持平,但原因一点都不相似。
2020年12月12日,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气候传播研究十年暨2020年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高校、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与智库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教授在致辞中代表承办方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此次研讨会圆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