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神经病学 血栓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罕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低,为每年(1.5~2.5)/100万,临床以抗凝治疗为主,但对于多发脑静脉血栓、症状严重者单纯药物治疗起效较慢,预后不佳。本文报道1例未成年CVT患儿采用颈动脉注入尿激酶溶解皮质静脉血栓+导管抽栓+置管溶栓+全身抗凝治疗,起效快、效果良好,且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VT的诊疗水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易引发脑梗死,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寻找能准确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极为重要,而临床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不良结局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8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进...
探讨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慢性创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22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性别、年龄、创面累及下肢、创面分型、创面持续时间、D-二聚体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彩色超声结果,确诊为DVT者作为DV...
颅内静脉系统是一种较少见的血栓形成部位,在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由于神经放射学技术的进步,该病的发病率较过去几十年有所增加。由于临床症状的广泛性和迟发性,经常容易被忽视或延误,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因为早期抗凝可以在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的情况下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对于应用抗凝治疗或出现新的或恶化的脑出血(ICH)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就颅内...
通过联合应用颅脑常规MRI、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1序列及SWI对颅内静脉窦 及其内血栓的显像,评价3D CUBE T1序列和SW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 年9月临床疑诊CVST的34例患者...
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严重瘫痪甚至 死亡。然而迄今为止,针对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式。虽然有很多病例报道了 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但是仍缺少随机双盲试验或大型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可靠性、安 全性。在临床上,与手术操作相关的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 因。除此之外,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或停止抗血小板治疗、高凝...
评估介入溶栓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介入溶栓治疗的156例重型CVST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窦内溶栓,术后即时、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复查MRV或DSA,评估静脉窦再通情况,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bacterial thromboendocarditis,NBTE)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 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为特征。NBTE与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高凝状态有关,是引起隐匿性卒中 的原因之一。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头颅MRI是诊断NBTE相关卒中的重要方法。合并恶性肿瘤的NBTE 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群高,短期内卒中的复发率高、预后差。因此,早期识别NBTE相关...
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一步探讨其预后不良的特征性相关因素。方法 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并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临床以及影像危险因素与疾病预后转归的关系。
组织因子(TF)是外源性凝血级联反应的触发因子,在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F主要存在于非血管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的含量微少不致触发凝血,但在病理状态下则可以大量表达于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最近,不少学者发现循环细胞膜囊泡(MV)表面富含TF,以其数量多、移行速度快等特性在血栓形成及相关疾病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阐述和总结循环细胞膜囊泡中TF的作用及机制,探讨其在血栓形成及相应疾病中的...
颅内静脉系统解剖变异大、引流丰富、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相关疾病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诊疗时机。本文作者通过1例由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颈静脉血栓开始,最终确 诊CVST的特殊病例,详细阐述了颈静脉超声检查在CVST患者临床诊断、病因筛查及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有研究表明, 61%的CVST患者有颈静脉异常改变。本文的...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作为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因素,目 前报道部分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有关。而银屑病是一种在多基因遗传背景 下,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复杂的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尽管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其与多种免疫反 应相关。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除外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作者通过文献查阅认为银屑病...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以及进一步预测复发缺血事件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5 d后进行TEG检测。根据TEG检测的血小板抑制率,分为正常血小板反应组和高血小板反应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栓素 A 2 受体 ( TXA 2 R)基因启动子 rs2271875、rs768963 位点的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 2009 年 10 月至 2013 年 5 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 223 例脑梗死患者 ( 脑梗死组)及 142 例门诊体检正常者 ( 健康对照组)。 采用酶比色法检测甘油三酯 ( TG)、总胆固醇 ( TC)、高密度脂蛋白...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影像表现,以增加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分析两例经MRI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经过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平扫主要表现为静脉窦内流空效应消失和静脉窦内信号改变。静脉窦内血栓MRI平扫表现为T1WI、T2WI、FLAIR信号不均匀增高,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表现为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