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理论语言学相关记录11288条 . 查询时间(0.404 秒)
应洁琼,现任科研处副处长、学科与硕士学位点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博士,应用外语学院教师。
赵芃,女,北京大学博士,天津商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话语研究、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理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尹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中共党员,硕士,教授,历任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系部主任、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长期担任教学督导。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和认知语言学研究。
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预测对方即将说出的内容。例如,你的朋友跟你说“我刚从青岛回来,在海边捡了很多……”,可能还没说完,你就已经根据“青岛”“海边”等概念预测到即将说出的是“贝壳”。这种语义信息的预先激活(语义预测加工)是人脑能够实现高效语言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人脑是如何进行语义预测加工?语义预测加工是否以及如何受到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容量)和语境信息的影响?
2023年来,认知科学家阿尼尔·塞斯(Anil Seth)提出了“我预测故我在”的新观念。预测编码(Predictive Coding)模型认为,人类大脑持续地对即将到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将预测信息与实际的感官输入进行对比。这种预测机制深植于日常行为和认知过程中。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理解他人的语言、情绪和意图,都离不开预测。已有研究表明,在语言理解中,人们可以预测不同维度的语言信息,如语义和语音...
近年来,认知科学家阿尼尔·塞斯(Anil Seth)提出了“我预测故我在”的新观念。预测编码(Predictive Coding)模型认为,人类大脑持续地对即将到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将预测信息与实际的感官输入进行对比。这种预测机制深植于日常行为和认知过程中。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理解他人的语言、情绪和意图,都离不开预测。已有研究表明,在语言理解中,人们可以预测不同维度的语言信息,如语义和语音信息。...
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预测对方即将说出的内容,比如你的朋友跟你说“我刚从青岛回来,在海边捡了很多…”,可能还没说完,你就已经根据“青岛”“海边”等概念预测到即将说出的是“贝壳”。这种语义信息的预先激活(语义预测加工)是人脑能够实现高效语言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人脑是如何进行语义预测加工的?语义预测加工是否以及如何受到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容量)和语境信息的影响?
2023年来,认知科学家阿尼尔·塞斯(Anil Seth)提出了一种新观念:“我预测故我在”。预测编码(Predictive Coding)模型认为,人类大脑持续地对即将到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将预测信息与实际的感官输入进行对比。这种预测机制深植于日常行为和认知过程中,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理解他人的语言、情绪和意图,都离不开预测。已有研究表明,在语言理解中,人们可以预测不同维度的语言信息,如语义和...
区域方言指地理上一片连续的分布区域内所包含的方言,它与单点方言相对。区域方言研究以某一区域为范围,探究这一区域内方言的特征,比较区域内不同地点方言特征的差异,探讨方言特征的历史演变。当前,单点方言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而区域方言研究正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
在嘈杂的公共场合打开手机的语音识别功能时,我们经常发现它无法准确识别我们的言语,甚至错误地捕捉了别人的话。但是,我们自己在相似的场合里交流却好得多。为什么在语言交流中,人类大脑拥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呢?
文学院始于1978年开办的英语师资班,2006年正式组建为语言文化学院(现名文学院),具有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院秉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的中外语言文学人才办学理念,先后培养出近6000名语言类人才。
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主编。并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审音委员会委员,新时期审音课题组主持人,正在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主编,曾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裁判长。曾兼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现兼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
唐正大,男,1973年9月出生,陕西人,汉族。200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辑。曾在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方言》《中国语言学报》《语言科学》《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藏语学报》《东方语言学》《语法研究与探索》《语言研究集刊》等期刊或集刊发表学术论文,合作主编论文集一部...
贾媛,女,1980年6月6日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执行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秘书长。研究方向:语音学和二语习得。1999–2003年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2006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主修音系学理论,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2009年就读...
胡方,男,汉族,1972年2月生于浙江宁波,研究员,创新工程“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1995年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语音学与音系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3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语音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