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德国文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德国文学相关记录136条 . 查询时间(0.759 秒)
作为市校合作成果之一的《思考杭州——为品质之城资政建言》一书,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合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合作共建的公共管理中心合作四年来的重要理论成果,选取71篇调研或咨询报告,其中由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完成或参与的占50%以上。该书为大16开本,分上下两册,共计156万字,为市政府领导决策做出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文认为,特奥多尔·冯塔纳的柏林小说《卜根普尔一家》的现代性体现在现实主义文本下隐藏的水的喻意、饮食类比和作者借人物之口着意隐蔽小说的写作意图和叙述方式所构成的自我影射。这些隐藏的文本游戏体现了这部小说罕见的审美现代性。
本文试图澄清德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争议,即浪漫派作家霍夫曼是否在晚年作品《堂兄的角窗》中放弃了他早期的诗学原则——“谢拉皮翁原则”。本文从分析“谢拉皮翁原则”的内在结构入手,探讨霍夫曼小说创作艺术的特征,同时研究《堂兄的角窗》诞生的时代语境与霍夫曼审美视角转换的深层原因。
2011年6月26日至7月2日,外国文学研究所德国学术访问团由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带队,对德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代表团成员有外文所中北欧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李永平研究员,外文所中北欧室副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叶隽研究员,此外外文所还邀请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黄燎宇教授为代表团成员。
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为德意志启蒙最终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德意志启蒙中的“文化与政治”问题同样与马丁·路德有着极深的渊源。德意志文化启蒙已然实现之际, 政治启蒙却依然遥远, 文化与政治如同马丁·路德的时代一样, 悲剧性地分裂着。
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是德国二战后初期德语短篇小说的典型代表。伯尔的短篇小说《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 《 Wa n d e r e r ,k o m m s t d un a c hS p a …》 ) 体现战争期间青少年的成长教育主题。青少年在军国主义教育背景下成为纳粹统治、 侵略的工具, 战争炮灰。德国二战后初期德语短篇小说是对德国文学传统形式的丰富,是表现现实题材的最佳形式。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金融危机的到来,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本文在伍尔夫“双性同体”的理论框架中, 探讨如何建立一种尊重性别差异的平等和两性和谐的社会。
《金字塔》以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的小城镇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环境,以照相机似的生动形象的写实手法再现了小城居民的人性百态。在小市民平实近乎琐碎的生存环境下,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人的邪恶的本性。小说以主人公奥里弗的视角,通过主人公对自己成长经历以及小镇生活的平实轻松的讲述,揭示了这个现代工业文明下的小城镇平静的生存环境下所隐藏的波涛汹涌的暗流,这些城镇居民扭曲的人性、丑陋邪恶的本性。
伍慧萍,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科研人员,200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2007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德国与欧盟问题研究,研究重点为欧盟政治体制研究、德国政党体制、高教体制、欧洲语言政策等。
于雪梅,女,副教授、留德博士(后)、产业经济学博士后、洪堡学者,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出国培训学院院长,留德预备部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4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008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006-2008年度浦江学者。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联谊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联谊会副理事长。政协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德国学术杂志“Interkulturel...
郭金荣,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德国历史、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1986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任翻译。1991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同济大学从事德语教学工作。曾于1998年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组织的德语文学翻译比赛中获奖。1997年和2000年分别赴德国马堡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研修德语语言和文学。2004-20...
郑春荣,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所研究人员,《德国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德国研究会理事,兼任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德国政治制度、德国利益集团、德国社会与就业政策以及欧洲一体化。
吴建广,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德语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1983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社科编辑室编辑。1988至1989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汉学系助教;1994至1995年波鸿—鲁尔大学汉学系讲师。2000至2004年德国菲尼克斯文化咨询公司任职。自2004起作为上海市引进人才来同济大学德语系担任教职。近五年来获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等国内外重要...
丁伟祥,男,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72年起,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文学,198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和实践、德国文学、德国问题研究。
丁伟祥,男,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72年起,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文学,198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和实践、德国文学、德国问题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