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星系与宇宙学相关记录3053条 . 查询时间(2.151 秒)
近日,Science Bulletin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in a hydrothermal system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和孙卫东课题组合作首次在热液系统观测到自然状态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喷发。此次观测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气和有机组分,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机质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启示...
据英国《卫报》 当地时间2020年5月6日报道,科学家在当天宣布,他们观测到了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黑洞,其距离我们仅有1000光年之遥。当地时间5月6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官网发布消息称,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其他研究所组成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一个距地球1000光年的黑洞。
据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4日公开的一篇行星科学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团队发现,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氢气环境中生存和生长。这项发现表明,生命可以生存的系外行星环境远比之前认为的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地球的大气中,氢气含量微乎其微,但许多质量大于地球的岩质系外行星,其大气中保持大量的氢气。此前科学家就曾发现过有一类比地球略大的“超级地球”,拥有这种富氢大气。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宇宙学家们利用引力透镜,重新确定了宇宙物质的密度和结构,进而可以为宇宙的总质量“称重”。该成果属于欧洲的“千平方度巡天”计划,相关报告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1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更精确地了解宇宙的“体重”。这一认识对天文学研究的发展非常关键,因为物质和能量的平均密度被称为宇宙密度参数,这一参数也正是标准宇宙模型的核心。不过,宇宙的质量非常难以衡量,因...
星系团作为宇宙中质量最大的结构,包含几百至几千个被暗物质引力势阱束缚的星系。在星系团中心通常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能够吞噬周围的物质,并将部分物质转化为光子和离子的爆发,这种爆发被称为活动星系核反馈。科维理天文所博士后邱宇及合作者2020年5月4日在《自然·天文》杂志发表题为“星系团模拟揭示包含宇宙尘埃的纤维状冷气体结构的形成”的论文,通过辐射-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活动星系核反馈如何...
宇宙中有大量星系,但它们在空间中的分布并不均匀,那么宇宙中如此多的结构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研究人员使用智利卡内基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麦哲伦望远镜,对数万个星系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为解开这个基本谜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预测,4月26日晚上,天穹将上演“双星伴月”的少见天象。此外,4月28日,长庚星(金星)全年最明亮,视亮度达到负4.7星等,白天也可能看到。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通过星震学模型精确测定了红巨星KIC 9970396的氦核尺寸及其演化状态。该成果由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博士研究生张昕旖和李焱研究员等人完成。在脉动赫罗图上,红巨星属于类太阳振动的脉动变星。在红巨星阶段,存在一种同...
球状星团是由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颗恒星组成,外貌呈球形的恒星集体。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针对球状星团中元素丰度异常现象,发现了小质量双星的稳定物质转移的形成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4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由357名国际专家参与的日本T2K中微子合作组在《自然》杂志15日发表的文章称,他们历时近10年的研究发现,缪子型中微子转变成电子型中微子的概率高于缪子型反中微子转变成电子型反中微子的频率。最新研究中有迹象显示正反中微子行为存在差异,这或有助于阐明为什么现在的宇宙由物质而非反物质主导。
人类确认发现的第一个星际天体奥陌陌的起源刚被揭晓。北京时间4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 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张韵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林潮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这类星际天体的形成机制和成为星际天体的过程。论文提出的新模型表明奥陌陌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统中恒星的潮汐作用撕碎并甩出的碎片,数值模拟结果首次全面系统地复现了奥陌陌的所有特征。
最强大超新星现身(图)     最强大  超新星  现身       2020/4/15
爆炸使超新星成为“超级的”。大约450万光年以外的一次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是太阳一生发出的能量的10倍,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超新星。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Edo Berger说:“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清楚这种强大的爆炸是否是可能的。”他和同事使用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发现了名为SN2016aps的超新星。
一项由中、美、法、德等8国学者共同参与的国际研究揭示了宇宙中神秘的“巨无霸气泡”莱曼-阿尔法气团从何而来。这项研究对了解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众多星系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莱曼-阿尔法气团,是一种巨大的气体云。它们像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型肥皂泡,其中充满了气体。这些“巨无霸气泡”体积是银河系的数倍,它们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亮度却可达到太阳的几十亿倍。这些气体云里蕴藏着星系形成与消亡的重要信息。近年来,天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学模型,该模型把驱动宇宙现今加速膨胀的物理机制和宇宙早期暴胀的物理机制统一描述为同一个标量场,并用空间曲率为正的封闭空间解释了普朗克卫星在2018年报道的天文观测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D》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Weinberger)就曾指出宇宙学常数问题是物理学面临的最...
亚毫米波星系是一类在小于1毫米波段观测发现的高红移星系,通常具有很高的恒星形成率。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站赵应和研究员与国内外合作者利用大型(亚)毫米波望远镜ALMA的观测数据,对红移z=4.755的亚毫米波星系——LESS 073中的一氧化碳中阶转动发射线(能级J从7到6,记作J=7-6)进行了细致研究,获得了其中的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性质。该研究成果于4月7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