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地质学相关记录33917条 . 查询时间(0.438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与沈阳师范大学、哈密市博物馆合作,在《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哈密翼龙动物群兽脚类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依据兽脚类足迹的大小,推断造迹恐龙的臀高约65 cm,体长约171 cm,体重约30 kg,为小型兽脚类恐龙。这是哈密及吐哈盆地白垩纪恐龙足迹的首次发现,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了一颗来自嫦娥五号月壤的富KREEP、月海-高地混合型表壤角砾岩,并对角砾岩中外来溅射物的来源进行了限定,为探讨嫦娥五号着陆区的物质来源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
2023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团队在揭示海洋藻类爆发通过加强微生物调控作用诱导沉积物-海水界面砷(As)的释放机制解析上获得新认识,量化了长江口每年藻类爆发时期可能触发的沉积物As的释放通量,对于评估重金属As的海洋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Index) Water Research(IF=12.3)。
准确定位火星地震(火震)能够为探索火星内部地震活动性、地下结构、物质组分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关键信息。通常,描述火震的位置需要两个基本参数——震中距和反方位角。在美国洞察号(InSight)任务的单台定位研究中,地震波走时分析和波形极化分析分别用于确定震中距和反方位角。而相比于震中距,反方位角的有效测定更具挑战性,这是由于InSight记录的地震波振幅比走时更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前人研究使用多种方...
2023年9月27日,应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爱武教授、孙文静教授的邀请,法国国立路桥大学Navier实验室岩土中心(CERMES)主任崔玉军教授在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150会议室作了题为“Mechanical behaviour of unsaturated fine/coarse soil mixture”的学术讲座,活动由学院副院长李方教授主持。
在土壤水蒸发过程中,水的气化仅发生在气-液界面上而非表观土壤表面。气-液界面的演化在蒸发过程中占有主导性地位。研究不同饱和度下的界面特性,对于剖析土壤水分蒸发的关键机制颇为关键。
2023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良课题组通过对雅浦岛弧弧前橄榄岩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帕里西维拉海盆南部岩石圈经历了由弧后扩张脊向俯冲带的转变过程,阐明了卡洛琳洋底高原超慢速俯冲过程是形成雅浦岛弧贫岩浆特征主要原因。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中科院一区刊物)。
锂-铍(Li-Be)作为“战略金属”对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以及国防事业至关重要,其中伟晶岩型矿床是最重要的硬岩型锂铍资源。因此,伟晶岩型锂铍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至关重要,但其岩石成因、矿化控制因素以及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亟需解决。
俯冲带是壳幔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表壳岩石中柯石英、金刚石等高压-超高压矿物的发现,证明低密度的大陆地壳同样可俯冲至深部地幔继而折返至地壳深度。然而,俯冲陆壳在物质成分及结构上与洋壳存在着显著不同,其与地幔相互作用的过程仍存有诸多未知。例如,在大别-苏鲁以及挪威西片麻岩省等超高压地体中,陆壳脱水及熔融主要发生于减压折返阶段;然而这些地体产出的造山带橄榄岩及辉石岩普遍...
经同行专家通讯评审、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审核,2023年6月27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以下简称探月中心)公布了第六批月球样品发放公告,来自16个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申请获得通过,其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批200 mg月壤。蒋云副研究员作为样品使用责任人,代表使用单位于近期赴北京领取了月球样品证书(图1)和样品(图2),这是紫金山天文台第三次获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
2023年10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林间院士团队联合国际科学家,在全球第三大洋底高原——西太平洋沙茨基海隆的成因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地幔柱与洋中脊相互作用是其形成的主控因素。
2023年10月3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林间院士团队联合国际科学家,在全球第三大洋底高原——西太平洋沙茨基海隆的成因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揭示地幔柱与洋中脊相互作用是其形成的主控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副研究员张旭博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张锦昌和院士林间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此外,《自然·地球科学》同步发表该成果的研究简...
2023年9月2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软体动物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掘足纲(Scaphopoda)贝类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在系统基因组学水平证实了Diasoma假说(掘足纲-双壳纲为姐妹群),解决了长达半个世纪关于掘足纲分类地位的争议。
全球矿业活动产生大量尾矿,暴露地表未修复的富重(类)金属尾矿易通过风力和水力侵蚀扩散,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硫化物尾矿通常呈现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缺乏、保水透水能力差、微生物群落结构简单、pH低和有害元素含量高的地球化学特征,导致植物难以自然生长,缺乏植被覆盖则致使有害元素易迁移扩散。因此,通过添加堆肥等外源物质调节尾矿pH并提供营养元素,以辅助区域功能性植物生长,实现废弃尾矿的植物...
在土壤水蒸发过程中,水的气化仅发生在气-液界面上而非表观土壤表面。气-液界面的演化在蒸发过程中占据主导性作用。研究不同饱和度下的界面特性,对于剖析土壤水分蒸发的关键机制颇为重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