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测绘科学技术 >>> 工程测量技术 >>> 地籍测量 精密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工程测量技术相关记录895条 . 查询时间(0.425 秒)
2021年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首次实现了两个参数同时分别达到“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的最优测量。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作该期的封面文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曾广礼研究员主持制定的《Guide of measurements of graphite strength with molten salt at high temperature》(D8377-2021)于2021年1月28日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正式发布出版。该标准涵盖了高温熔盐渗透下石墨强度测量的最优方法,包括了石墨样品的熔盐渗透、温度测量以及压力、拉...
宋起超,教授,高级技师,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黑龙江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电力系统联盟委员、黑龙江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理事,《电测与仪表》和《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审稿人,黑龙江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优秀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省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竞赛优秀...
胡春光,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致力于微纳尺度光学精密测控基础方法与应用创新研究,围绕纳米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光电子、先进制造与传感等领域的精密测量与操控问题,研究多物理量复合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满足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新产业的需求。建立了以光谱测量为技术特色的纳米薄膜和原子厚度表/界面精密测量方法,创新发展了以高精度光镊技术和新型光场调控技术为基础的单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在单分子精密测量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这一成果由侯建国院士、王兵教授、谭世倞教授等发展了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成像联用技术,在单化学键精度上实现了单分子多重特异性的综合表征。精确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识别其化学物种一直是表面科学的核心问题,是深刻理解分子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和功能的关键。
在2021年2月18日召开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七个湖北实验室同时揭牌,我校牵头组建的湖北珞珈实验室位列其中。大会开始前,实验室依托单位负责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与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院士,以及湖北省其他14位科学家一道,依次走上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科学家红毯”,展示湖北省科技实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湖北省对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会上,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和自然资源部...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抓住这个新机遇,及时开展了HCI光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精密测量院囚禁离子物理研究团队同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合作,于2019年成功研制了一台小型高温超导电子束离子阱(SW-EBIT)。测试结果表明,该EBIT具备产生并引出HCI离子能力,可以作为HCI光钟所需的离子源。(《科学仪器评论》(Rev. Sci. Instrum. 90, 093301 (2019)))。...
赵斌臣,男,1974.12,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现任交通土建学院测绘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及数据处理。
重庆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程测量学考试大纲。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完全消除了量子比特演化过程中三个待测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同时实现三个参数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测量,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了13.27dB。该研究成果2021年1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重要进展——实现三个参数同时达到海森堡极限。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这一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完成,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13.27分贝。
近日,首届国际高端测量仪器高层论坛暨第11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IFMI & ISPEMI 2020)在北京举行。我校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
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自治区级精品课程:《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路基路面工程》。
8848.86米——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众所周知,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这同时也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经历了从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每次珠峰测量,都体现了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2020年12月6日,《文汇报-科技版》刊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和平用简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的题为《海拔高度测量究竟有多难—重力技术在珠峰高程测量中至关重要 》的科普文章。深入浅出地向大众普及了开展珠峰高程测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意义,以及重力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