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热工学 动力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动力与电气工程相关记录1627条 . 查询时间(0.42 秒)
李震,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2.多源信息融合与人工智能(无人机、航天器).
沙德尚,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电力电子高频变换;2.新能源发电;3.特种装备中先进电能变换。
陈振,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电机系统;2.高精度空间伺服驱动控制,机器人驱动与控制;3.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电子学系,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电子学系。2008年3月,电子工程系与自动化系合并成立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院学科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院下设3个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2个管理中心: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岗位: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
蒲亮,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科研兴趣和方向:低温工质(LH2、LNG、液氧及高压状态等)泄放、扩散机理及规律研究,及其扩散过程的安全性研究;地源热泵系统性能优化和相变材料在换热强化中的创新研究;其他方面:制冷剂分配均匀性、制冷剂流动噪音、新型涂层对换热器结除霜性能的影响研究、相变蓄能、有限空间温湿度、空调热舒适及建筑节能、制冷低温系统流动与传热等。
魏衍举,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清洁替代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及排放控制,甲醇发动机开发,液滴燃烧,液滴动力学,声热耦合燃烧,超声振子设计,生物物理学。
陈磊,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从事强化传热、燃料电池、锂电池、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能源经济和能效评估、AI能源互联网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唐桂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微纳尺度传热传质及光热电协同转换;超临界流体冷却/发电/储能;电子器件及发动机热管理;超级隔热及热电直接转换一体化。
李艳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1.能源工程装备腐蚀失效行为、诊断预测算法及调防联控技术;2.超临界流体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3.有机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4.新型锅炉、换热装备及高温高压反应器的开发与设计;5.新能源技术、工业节能及智慧能源系统。
景泽锋,河南邓州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骨干,陕西省科技项目会评专家,北京市工业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专家,参与《能源与人类文明发展》、《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等教材的编写,主要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多相流动与传热、泡沫等非牛顿流体流变、新能源开发、热能转化利用装置设计与开发等,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SCI期刊论文38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
谭厚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煤粉燃烧与气固两相流、燃烧污染物生成与防治、固体废弃物热化学利用、火电厂燃烧器/磨煤机/风机等节能减排、氟材料相变凝水、多污染物脱除等技术研究。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七项。目前带领团队主持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等五项、个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等国际课题多项以及超百项企业横向课题。发表论文超400篇,其中...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团队是由学校组织,由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管理,项目负责人为张代胜教授,指导教师有谷先广、姜武华、汪永嘉、黄鹤、李书华、陈佳佳等人。团队学生由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涵盖从大一到研三各个年级,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学院,每年有上百名优秀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团队旨在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相关赛事,针对不同赛事设立三支车队,分别为越影车队、云电车队、睿智车队,积极参与...
2007年获得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人员34名,其中教授5人,“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1人,现有兼职教授(硕导)12人。研究队伍学术水平较高、科研与教学能力强、研究课题工程应用背景强,拥有价值2000万元的教学与科研设备,建有内燃机排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能源动力综合实验室、制冷与低温实验室。经多年建设与发展,已形成能源清洁转化技术、先进动力与自动化、新能源动力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始于1970年,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培养分为能源科学与动力、制冷与低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能源科学与动力方向自1970年招收培养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本方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人(教授4人,“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8人),现有兼职教授(硕导)12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