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材料 >>> 航空、航天金属材料 航空、航天非金属材料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燃料与润滑剂 航空、航天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航空、航天材料相关记录1067条 . 查询时间(0.411 秒)
2020年5月5日18时,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次航天任务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承担了火箭用耐磨涂层、高温高稳定压电陶瓷材料的研制任务,承担了新飞船用高温隔热屏、钛合金微弧氧化热控涂层、不锈钢热控涂层、防热天线窗、星敏光学窗口、姿控发动机包扎材料和KS-Z系...
赵颖涛,副教授。2015.7~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应用力学系,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领域:弹性力学,细观力学,有限元理论及计算。先后发表主要的论文多篇。
赵希淑,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 梯度复合材料性能及热力学响应。先后发表主要的论文多篇。曾指导研究生1名。主要讲授课程:1. 本科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多篇。
张凯,博导。主要研究领域:•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新型复合材料、仿生材料、软材料、超材料等先进材料动态特性表征和设计;• 大型薄膜结构、网状结构等柔性智能结构的力学特性及航天功能化设计。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多篇。
刘晓宁,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 弹性波/声波超材料理论与材料设计,波动控制;2. 高阶连续介质理论及复合材料细观力学;3. 工程问题的有限元仿真。指导研究生3名。主要讲授课程:1. 本科生《工程力学》;2. 博士生《固体本构理论》。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多篇。
刘刘,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2010 ~ 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主要研究领域:典型热防护系统材料的本构和损伤演化行为的实验研究;极端环境下热防护系统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和动强度评价。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多篇。
刘广彦,2012-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复合材料力学; 断裂力学; 损伤力学。先后发表主要的论文多篇。
周萧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固体波动力学;超材料波动力学;声波/弹性波超材料;波传播控制;低频噪声和振动控制;声波隐身;冲击波防护。先后主要的论文多篇。
苏煜,2013年.09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 多物理场耦合激励条件下磁电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a)数值计算仿真;b)实验观测与分析;2. 动态冲击载荷作用下固体材料微结构的相变机理与数值仿真模拟;3. 智能材料与结构在航天器及空间结构吸能抑振中的应用和设计。先后发请主要的论文多篇。
刘战伟,2014年7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1. 微纳尺度、材料表/界面与内部三维变形测量新技术研究;高温/超高温、低温、冲击载荷等复杂环境下光测力学新技术研究;电磁式微型冲击加载与测试系统研制;液面静动态多尺度变形表征技术研究与应用;2. 基于热成像、涡流技术、激光干涉等的无损检测新技术研究; 涡轮发动机叶片缺陷检测技术开发。指导研究生26名,已毕业1...
洪家旺,教授。2016年 ---- 至,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结合理论、实验和原子尺度模拟计算,研究先进功能材料和能源材料中力、电、磁、热、光等多场耦合行为。1、压电、铁电、铁磁、多铁等先进功能材料中的多场耦合力学;2、热电、锂电池以及新型太阳能电池等能源材料的开发与设计;3、低维材料力学、物理性能研究;4、原子尺度模拟方法(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等)的开发和应用。近年来...
韩学礼,2005年-现在: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位错动力学; 功能材料的力学分析;各向异性材料及层合材料的分析;复合材料力学; 断裂与损伤力学等。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多篇。
董春迎,2008年07月----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力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    计算固体力学;2.    智能材料与结构;3.   等几何分析方法。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多篇。
陈亚彬,2019 - 今,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准聘教授。长期从事高压高温极端环境下功能材料的力-电/热/化学耦合效应研究,发展金刚石对顶砧高压高温技术并探究先进功能材料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结构控制与动态调控,旨在开发功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所展现的新晶相、新特性和新应用。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
挠曲电效应是指通过非均匀变形,引起材料正负电荷中心分离(极化),进而产生电压的一种效应。“形象地说,就是可以通过‘弯曲’材料,使其产生电信号。”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梁旭介绍道。与传统压电效应不同,挠曲电效应在所有电介质中存在,且在微纳尺度可极大提升材料的换能效率。此外,挠曲电材料克服了压电材料的缺点,绿色无害,在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十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申胜平团队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