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农业昆虫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农业昆虫学相关记录2249条 . 查询时间(0.449 秒)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撰写题为“Overseas immigration of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 Noctuidae) invading Korea and Japan in 2019”的研究论文在《Insect Science》(Top一区期刊)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文章链接:...
2022年3月28日,微生物领域国际知名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办,IF: 7.171)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杜予州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Species identity dominates over environment in driving bacterial community assembly in wild invasive leaf ...
吴升晏,1987年生,台湾台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美国线虫学会(Society of Nematology)“线虫生物防治”领域学术委员会主席(Chair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Nematode)。2018年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土壤生物-昆虫病原线虫(有益线虫)专业,师从 Larry Duncan 教授(现任...
2022年1月19日,昆虫系统学顶级期刊Systematic Entomology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杜予州教授团队题为“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pink rice borer (Lepidoptera: Noctuidae): Implications for refugia identifica...
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何林教授课题组发现环状RNA(circ1-3p)通过海绵吸附作用,促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TcGSTm04的过表达,调控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药性。该研究首次揭示circRNA对害螨解毒酶基因表达的调控功能,阐明了节肢动物抗药性调控的新机制,为害螨抗药性治理及害虫(螨)circRN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Circular RNA, circ1-3p, is i...
植食性昆虫通过植物的系统诱导反应产生复杂且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植食性昆虫的种类(物种特异性)和取食危害程度(密度依赖效应)是决定植物系统诱导反应和昆虫互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就其交互作用知之甚少。
张兴,男, 1952年3月生,陕西省周至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近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害虫防控团队以“Detrimental Impact of λ-Cyhalothrin on the Biocontrol Efficacy of Eocanthecona furcellata by Affecting Global Transcriptome and 3 Predatory Behavior”为题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
农药因具有高效性、经济适用性等优点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功不可没,但农药使用不规范,滥用和过度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危急人体健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事实上,生态系统中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如何协调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是综合防治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杀虫剂毒理学研究的关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是一种捕食性天敌,善于群体作战,可捕杀多种鳞...
2022年1月27日,动物科学学院博士生张以农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ultiple conformations of trimeric spikes visualized on a non-enveloped viru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114-0)。该论文首...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大鹏研究团队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所合作首次揭示了植物如何巧妙组装其特异性代谢产物应对农业重大害虫小叶蝉的非寄主抗性机制。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题为“Natural history–guided omics reveals plant defensive chemistry against lea...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研究发现,豚草天敌昆虫广聚萤叶甲北京种群比广西种群具有更强的耐寒能力,揭示了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耐寒性快速适应的生理与分子遗传机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在更高纬度地区豚草发生区,利用广聚萤叶甲开展有效的生物防治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昆虫科学(Journal of Pest Science)》上。
韦德卫,男,壮族,中共党员,1966年8月生,广西都安县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先后参加或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研发计划及其他农业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昆虫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昆虫知识》、《植物保护》、《Zootaxa》等专业刊物上发表《温度对双纹须歧角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植保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采用昆虫生理学、转录组学、qPCR、RNAi和遗传杂交等技术手段,研究发现豚草天敌昆虫广聚萤叶甲北京种群比广西种群具有更强的耐寒能力,揭示了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耐寒性快速适应的生理与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结果本项研究结果已于2022年1月10日在线发表于昆虫学Top期刊Journal of Pest Science上。
2022年1月 ,《BMC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志红教授团队题为“Fragmentation in mitochondrial genomes in relation to elevated sequence divergence and extreme rearrangem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究了书虱属(Liposcelis)线粒体基因组裂化、重排、...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