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临床工程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临床工程学相关记录667条 . 查询时间(0.548 秒)
新型纳米免疫传感器利用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成功实现了从生化信号到电化学信号的转换,使得高灵敏度检测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
2022年2月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永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用于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分子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单管多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Single-Tube Multiplex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for ...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健康所免疫工程课题组江力玮研究员与美国同行合作,在淋巴结内基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淋巴结基质细胞的一个新亚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免疫学专业期刊《免疫学前沿》杂志上。
心肌纤维化作为心衰的重要诱导因素,是由中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纤维持续性和反复加重的心肌缺血、缺氧病变,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心肌纤维化导致的疾病。既往通过CAR-T细胞治疗心肌纤维化相关疾病时,由于该细胞在体内能存活数月甚至数年并持续攻击全身范围的成纤维细胞,从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这大大限制了CAR-T疗法对心肌纤维化的治疗。
科技日报北京2022年1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12日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报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生物工程师成功地在兔子的膝盖上重新长出了软骨,这是朝着治愈人类关节疾病迈出的一大步。
癌症是后生动物普遍存在的疾病,对体积大、寿命长的生物体可能影响更大,因为它们具有更多的细胞分裂数量,这会增加体细胞突变的可能性。但“佩托悖论”(Peto‘s Paradox)表明,在不同物种之间明显缺乏这样的联系。然而,由于难以评估非模式生物的癌症风险,因此“佩托悖论”没有明确的经验证据支持。近日,来自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哺乳动物的癌症风险进行了评估,该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发表,题...
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靶向并中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通过识别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发挥作用,刺突蛋白也是新冠病毒用来进入人类细胞的部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刺突蛋白上有约32个突变,预计将很快取代当前流行的德尔塔(Delta)谱系,但奥密克戎对现有疗法和疫苗有效性的影响仍不得而知。
科技日报特拉维夫12月27日电 (记者胡定坤)27日,以色列舍巴医学中心与卫生部联合开始全球首个第四剂新冠疫苗实验。该实验将给6000人注射第四剂辉瑞疫苗,其中包括150名舍巴医学中心的医务人员。参与实验人员须在8月20日前接种第三剂疫苗,且需经过血清检测,抗体浓度不能高于一定数值。
2021年12月11日,2021年(第四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会颁奖仪式在佛山举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拓展系统》项目荣获本次大赛总决赛中唯一特等奖。
2021年12月4日,全球首款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在广东广州正式上市。记者从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预防与控制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自主研发的维民菲宝?13价肺炎疫苗,采用了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这两种载体蛋白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的方式,成为全球首创的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这也是国内第二款、全球第三款获批的13价肺炎疫苗。
今夏,一起因德尔塔毒株输入国内,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端,经扬州、张家界等地蔓延至全国多地的疫情引起广泛关注。
体外受精(IVF,即试管婴儿技术)成功与否的一个限制因素是可植入子宫的存活胚胎数量。11月19日,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因染色体异常而被丢弃或降级的胚胎有可能导致成功怀孕。这些发现可能对接受IVF的人有重要意义。
《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过去对其他冠状病毒的暴露或许能提高身体清除新冠病毒(SARS-CoV-2)的速度,因为免疫系统能记住在不同冠状病毒中都高度保守的病毒复制蛋白。该研究分析了SARS-CoV-2暴露风险较高的医护人员,虽然这些人的SARS-CoV-2感染或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有迹象显示,他们对这种保守复合体的记忆T细胞应答有所增加,提示他们能快速清除SARS-CoV-2。研究结果...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光电子中心生物医学光学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的临床研究表明,由该团队开发的无创检测系统检测出的皮肤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无创检测皮肤胆固醇可以实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新方法的开发: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临床前评估》和《无创皮肤胆固醇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的潜在替...
尽管最近在理解皮肤瘢痕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引发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作者以单细胞分辨率研究成熟的人类肥厚性疤痕和小鼠的发展疤痕。与正常皮肤相比,作者发现瘢痕组织中大多数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