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无线电物理 >>> 电磁波物理 量子无线电物理 微波物理学 超高频无线电物理 统计无线电物理 无线电物理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线电物理相关记录128条 . 查询时间(1.603 秒)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精密测量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陈耕等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量子弱测量方法,实验实现了海森堡极限精度的单光子克尔效应测量,这是国际上首个在实际测量任务中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工作,可利用的光子数达到10万个。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量子精密测量是量子信息科学中新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利用量子资源和...
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在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2017年《自然》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名列其中。 十大人物中,潘建伟将中国带到远距离超安全量子通信技术的前沿,他的团队从地球将一个光子的量子状态传输给了1400千米高空一颗轨道卫星上的另一个光子;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合作组织的玛西亚·布兰奇西,协助超过3500名研究人员共同捕捉到两颗中子星碰撞的完...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张军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25 GHz 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单片集成读出电路,该技术突破可使高速量子通信终端设备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探测器模块尺寸减小一个数量级以上,为未来研制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统奠定了重要的器件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领域权威期刊《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 42, 5090 (201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宗宏教授团队在引力波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利用透镜化的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系统高精度地测量哈勃常数,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10月30日,《科技日报》在报眼位置对其进行报道。论文题为Precision cosmology from future lensedgravitational wave and electrom...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实验室量子密码研究组的银振强、王双、韩正甫、陈巍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环境鲁棒型”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 (MDI-QKD) 实验系统,利用扰偏装置,消除了实地信道偏振扰动的影响,解决了MDI-QKD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实用化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实际安全性与运行效率。研究成果发表在Opt...
据欧洲航天局(ESA)官网报道,欧空局下属科学项目委员会在2017年6月20日举行的会议中一致决定,将探测引力波的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正式确定为欧空局第三大型空间任务(L3),并将行星凌日和恒星震荡(PLATO)探测器任务升级,由目前的蓝图设计阶段正式进入开建阶段。
2017年4月11日,电子系黄翊东教授课题组刘仿副教授在《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了“集成无阈值切伦科夫辐射芯片”(“Integrated Cherenkov Radiation Emitter Eliminating the Electron Velocity Threshold ”)的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无阈值切伦科夫辐射,并研制出片上集成自由电子光源。该成果颠覆...
近年来,全球数学领域,拼音开始引人关注——郭坤宇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数学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发展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被国际同行称为“methods of Guo”、“idea of Guo”(郭的方法)等。“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人工微结构作为’原子’,将他们排成特殊序列,使其成为具有特别属性的超表面,来完成对电磁波的魔术。”站在办公室巨大的研究白板前,周磊简要介绍着他的研究。 围绕“超表面对电磁波的高...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周澜副教授及其合作者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盛宇波教授、赵生妹教授发表的论文“Optimal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 for three-photon W states with parity check measurement”(Chinese Physics B 22, 020307 (2013)) 被评选为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度“最有影响论文...
2016年,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在层析成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内容分别以题为“Evaluation o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ensor based on the coupling of fluid field and electrostatic field” 和“Imaging wet granules with different flow ...
9月28-30日,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吉林大学外国专家舒尔伽·瓦列里院士携夫人应邀赴京出席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大会,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舒尔伽·瓦列里等“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颁发奖章和证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体获奖专家。舒尔伽·瓦列里等获奖专家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国庆招待会。
太赫兹(THz)电磁波介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是一个尚未被完全认知和利用的频段。太赫兹科学技术在近二十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应用领域的研究也正在广泛开展之中。但由于缺乏合适的THz光源,尤其是单色大频率范围可调谐的THz激光光源,制约了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
近日,同济大学教授张冶文、陈鸿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教授陈晓东合作,首次观察到在零折射率材料中的零多普勒现象。该成果发表在2016年4月5日的《科学报告》上。研究人员在左右手传输线结构构造的零折射率材料中实现了可控的移动反射面,观察与研究了这一反常的多普勒效应。在这一实验平台上,对于零折射率材料,当波源与接收器发生相对运动时并没有出现任何多普勒频移,这一新的物理现象被命名为零多普勒效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