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物理学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1.646 秒)
以侦测炸弹为初衷,却以检测肿瘤为收获。在最新一期《应用物理通讯》上,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侦测炸弹或者检测肿瘤,都可先对目标发出微波脉冲,再探测目标生成的超声波。这一研究项目由美国国防部提供资金,最初以开发侦测塑胶炸弹、尤其是“简易爆炸装置”的可行方式为目的。只是,美国国防部附加一项条件:任何侦测工具都不得接触可疑物的表面,以免触发并引爆炸弹。
钍基熔盐堆,这个听起来让人如坠云中的专业名词,可能成为中国能源供应的一大支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筹备组组长徐洪杰在2015年9月22日举行的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介绍,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世界首个10兆瓦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和一座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目前已基本掌握实验堆关键技术,四个原型系统研发进展顺利。
2015年5月25-26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成员一行5人,赴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应物所)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人教处处长唐斌对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会员的到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现在承担工程项目及科研情况,希望两所青年科技人员能够借助青促会这个平台,积极开展...
近日,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上海应物所联合编辑部《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荣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 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弘扬科学出版社“三高”、“三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升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科学出版社特设立了“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以表彰出版质量优秀的期刊。经对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
2015年5月18日上午,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市领导韩正、杨雄、殷一璀、应勇、屠光绍、徐泽洲、尹弘、周波、方惠萍出席大会并为获奖项目及人员颁奖。我所由马余刚研究员、樊春海研究员分别牵头完成的两个项目同时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首次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类奖励的一等奖,更是“花开两朵”同年获得两项一等奖殊荣。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缪峰教授课题组和王伯根教授课题组在新型二维材料二硫化铼(ReS2)的电子输运特性及逻辑器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于2015年5月7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6991 (2015), DOI: 10.1038/ncomms7991)。该工作由南京大学、斯坦福大...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水科学与技术研究室许文武和研究员高嶷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教授曾晓成合作,在金纳米团簇的结构和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日前出版的Science 最新子刊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15, 1, e1400211)上。该团簇结构配以Probing the structure of gold nanoparticle 为题作...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参与的国际无中微子双贝塔合作组(CUORE:Cryogenic Underground Observatory for Rare Events)宣布了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来自位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CUORE实验的第一阶段CUORE0的科学结果,CUORE0实验由一个TeO2晶体塔构成,新发布的CUORE0物理结果有两方...
纳米颗粒的催化反应过程中伴随了催化剂界面上的底物吸附、电荷转移、底物产物相互转换、产物脱附等。在单颗粒水平研究其催化反应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催化机制并设计出新型的高效催化剂。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光子学成像技术,发展了一种可实时监控单个金纳米颗粒催化过程的方法。相关结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5, 137,4292)。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课题组利用结构精确可控的“DNA折纸术”,构建了一系列精巧的二维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相关研究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已构建了一系列从一维到三维的DNA纳米结构,并在反应器、生物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受到病毒模板链长度的限制,DNA结构的尺寸和复杂度受到较大的制约。而DNA分子本身也缺乏显著的光学性质,从而限制了其在纳米光...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材料与能源部研究员司锐与山东大学教授贾春江课题组合作,将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与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技术紧密结合,在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同步辐射原位XAFS与原位XRD表征手段,确定了氧化铁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活性结构物种,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底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的《纳米尺度》杂志上(Nanoscale, 2015, 7, 4...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材料与能源部的司锐研究员与山东大学贾春江教授课题组合作,将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与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技术紧密结合,在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利用同步辐射原位XAFS与原位XRD表征手段,确定了氧化铁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活性结构物种,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底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的《纳米尺度》杂志上(Nanoscale, 2015, 7,...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材料与能源部的司锐研究员与山东大学贾春江教授课题组合作,将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与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技术紧密结合,在一氧化碳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对氧化铈负载的纳米铜催化剂活性结构物种进行甄别的一种有效表征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上(ACS Catalysis, 2015, 5, 2088-2099)。
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上海光源两项用户成果——“甲烷高效转化研究获重大突破”、“首次获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入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领衔的团队基于“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由电子激光团队于近日完成了一项新的自由电子激光实验,在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DUV-FEL)上,利用相对论电子束团在沟槽金属结构中激起的尾场,对电子束纵向相空间的非线性进行了补偿,并成功实现了自由电子激光辐射光谱的操控和改善。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Haixiao Deng et al., Phys. Rev. Lett. 113(2014)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