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测绘科学技术 >>> 大地测量技术 >>> 重力测量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重力测量相关记录43条 . 查询时间(0.439 秒)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黄璞研究团队与中科大、浙江大学团队合作,利用室温磁悬浮技术成功的对地球重力潮汐进行了观测,这是重力仪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物理学家已经测量了一个小物体的引力场。这个物体是相关测量有史以来最小的——一个黄金球,质量约为90毫克。该研究将帮助人们理解引力如何在最小尺度上与量子力学结合在一起。近日,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
2021年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胡忠坤、周敏康教授团队,攻克物质波干涉、超低频隔振、装备小型化等量子重力仪的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交付使用的高精度量子重力仪,打破了高精度重力仪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据介绍,重力仪获取高精度的地面重力观测信息,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密度和应力分布特征的基础数据。重力场的精密测量在深地探测、资源勘探、灾害监测预警、地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1年1月14-15日,我所举办2020年度技术与应用年会。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届年会采用了现场与线上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长吴福元院士、副所长底青云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为获得院级和区域中心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人员进行颁奖。副所长杨进辉研究员代表研究所致辞,他总结回顾了2020年度研究所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对技术人员在疫情期间坚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詹明生与王谨领导的团队在可搬运冷原子绝对重力仪研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通过几年的攻关,成功研制出以铷-85原子作为测试质量的冷原子绝对重力仪。该重力仪参与了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测量结果获得国际计量局的认可。重力仪是地球物理学、测地学和计量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仪器,在资源勘探、惯性导航领域有重要应用。冷原子绝对重力仪利用激光与重力场中自由下落的冷原子团相互作用...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栗秀萍,女,1972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重力技术研究。主持省青年基金、省教育厅开发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2篇,被EI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余,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多项。2007年获“2004-2006年校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6年7月28日,应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天文和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教授Thomas Gruber访问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并作了题为A new satellite gravimetry mission proposal to ESA的学术报告会。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公开的一篇工程学论文,描述了一个便携式、低成本的重力仪,可测量地下隧道或地底石油等局部微小引力扰动。这个硅基设备敏感度还足以测量地球的潮汐,可应用于地球科学、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环境监测上。重力仪全称为重力加速度仪,用于测量本地重力加速度中的微小变化。在科学应用上,可以对地壳形变进行观测,例如在火山学中,重力仪能够在火山喷发前衡量火山的岩浆堆积程度;它还可以在工业和商业上得...
2016年2月28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召开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评估专家组由精密重力测量物理和技术、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建安工程、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12位专家组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任组长。项目主管部门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国家发改委及湖北省、武汉市发改委相关领导,项目法人单位我校校长丁烈云、副校长骆清铭,项目首...
2016年1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召开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预审会。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项目指挥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项目副指挥长、副书记、副校长马小洁,项目首席科学家罗俊院士出席会议。会议由项目常务副指挥长、副校长骆清铭主持。
We present a new mobile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dynamically the gravity vector and its gradients in underwater environment, named GRAVIMOB. Our instrument is a strapdown sensor, consisted of electros...
We introduce herein the concept of the ill-configured object (ICO). An ICO is a geometrical object having a stable (unique) name but varying configurations (shape, size,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 la...
We present a set of algorithms that recovers detailed building surface structures from multiple images taken under normal urban conditions, where severe occlusions and lighting variations occur and a...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is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intermediate process toward object recogn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rom 3D surface points, which can be derived from aerial stereo-images, LIDAR dat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