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294 秒)
近年来,转角石墨烯受到国内的关注。转角石墨烯所具有的大周期莫尔晶格(Moiré pattern)及其所带来的能带折叠效应可以诱导出丰富、新奇的电子结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小角度上,电子结构中所出现的平带会衍生出较多不寻常的现象,如超导、强关联、自发铁磁性等。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合作,在提升材料热电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一系列二维热电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研究思路。
氢气(H2)作为新兴的治疗气体,具有优异的生物安全性、高组织渗透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抗氧化剂。然而,目前缺乏用于炎症性疾病治疗的便捷、高效的制氢策略。
二维材料可以进行范德华堆叠,进而实现材料性质的“维度控制”。当二维材料以一定扭转角度堆叠时,体系还可能表现出超导特性、关联绝缘态、摩尔激子、堆叠依赖的层间磁性和拓扑极化等新奇现象,由此催生了“扭转电子学”这一新领域。随着扭转电子学的兴起,扭转角度对于二维材料层间耦合作用的影响引起了很大关注。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扭转角度对于层间电子耦合或电声耦合的影响上,而对于二维材料层间力学作用与扭转角度的关...
随着国际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了“后摩尔时代”,对微电子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oS2、WS2等)和黑磷等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原子级厚度和丰富的能带结构,而且其平面制造工艺与现有的CMOS工艺相兼容,吸引了微电子学术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当前半导体形势来说,发展基于二维半导体的芯片工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二维材料的兴起,机械剥离、溶液剥离、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制备方法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机械剥离法只能得到小尺寸且形状随机的薄层材料,溶液剥离法容易引入各种杂质,CVD法最有望用于低成本批量制备二维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CVD法面临操作温度高(1000℃左右)、需要使用金属催化剂、转移过程容易引入污染和缺陷等问题。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层内原子连接方式,表现出显著的电子离域行为,由此带来了出众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团簇具有确定的原子数与明确的结构,是一类介于原子/分子与纳米晶体之间的凝聚态物质,团簇的亚纳米尺寸使得单分子级别的作用力即可主导其自组装行为,可作为“超级原子”构建全新的亚纳米尺度低维材料体系。团簇电子结构、化学性质与原子/分子有类似性,团簇组装体作为一类“超级分子”,其中电子可能被多...
低维有机-无机杂化卤素钙钛矿及其衍生物杂化卤化物因其减小的电子维度和结构维度,使其具有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其独特的自陷态的宽带发射为制造单组分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常压下结构扭曲度较小,很难实现高效自陷发光。高压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热力学参量,可以改变材料的原子间距、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变物质内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诱发许多常压下未曾出现的新结构和新性质。因此,高压...
近几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以其便于合成、维度可调、缺陷容忍性好、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和平衡的电荷注入等优异的电、光和磁学性能,逐渐成为多个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在绿光、红光和红外范围内均实现了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超过20%的突破,但蓝光器件的效率则一直相对较低,阻碍了其在显示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和全谱发光的实现,因此拓宽蓝光钙钛矿种类并提高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的“2020中国新锐科技论坛”圆满闭幕,论坛上公布了2020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评选结果,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史建平研究员荣获“2020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2010年1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大研究计划的结束评估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大研究计划由沈家骢院士、王占国院士为正副组长的学术规划专家组规划论证,2001年国家基金委作为试点首批启动,历时8年完成,第一个结题并被评为优秀。全国共有32个单位主持/参加了“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大研究计划的重点和面上项目。在获该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的23个重点项目和1...
2010年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大学材料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完成的“低温共烧片式多层微波陶瓷微型频率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特此祝贺!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在深圳举办的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内唯一的“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并授牌。
200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许宁生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