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二次能源 >>> 煤气能 电能 蒸汽能 沼气能 激光能 二次能源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二次能源相关记录672条 . 查询时间(0.419 秒)
2024年3月22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宋永永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题为“Renewables’impacts on ecosystems in China”(中国可再生能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Letter文章。
“像抓油气生产一样抓新能源”。大庆油田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路径,绿色低碳发展驶入快车道,多能互补格局加速形成。
2023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3大循环国际研讨会(2023 Great Cycl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在北京成功举办。在23日上午举行的大循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太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彭宾研究员主持开...
氢能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来源丰富、形式多样,制备与应用均满足低碳要求,被称为“21世纪终极能源”。目前,氢能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公认的“明日之星”,将在未来智慧能源体系中扮演连接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纽带的关键角色,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
李泽元先生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杰出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电力电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CPES)主任。李泽元先生也是中国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孙运璇讲座教授和成功大学的李国鼎讲座教授,他积极推进两岸电气工程学界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在无线充电系统的多线圈效率评估、超宽范围以及模型分析等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在电力电子领域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上在线发表。
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海洋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CCORE 2023)于2023年11月5号举行,为期两天。本次会议由江苏科技大学、莫桑比克爱德华多蒙德兰大学海洋研究和技术中心、克罗地亚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共有70人参加会议,其中有16位专家学者来自英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各个国家。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建教授担任组委,应邀主持开幕式,并作闭幕式总结。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山西省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6月份抽采煤层气8.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煤层气产量的81.5%;上半年累计抽采煤层气52.4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煤层气产量新高。
记者2023年8月8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氢能产业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带煤气余热利用的气化方法
在国家能源局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今年以来,中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58亿千瓦。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
东华大学新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于2020年7月成立。该所积极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与低碳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是东华大学新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环境保护科研的重要平台。新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以先进能源转化及污染物控制、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智慧能源网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废物清洁能源化及资源化利用、纺织工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纺织品开发为特色研究领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一批年轻化、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本方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人(教授4人,“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8人),现有兼职教授(硕导)12人,拥有500 m2教学科研实验室,建有燃料电池实验平台、动力锂电池实验平台、新能源综合实验平台,拥有氢燃料电池测试系统、车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化学工作站、动力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高低温环境箱、动力电池热管理实验台、动力电...
2023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量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高浓度畜禽粪污已成为主要的农业污染源之一。厌氧消化法是处理高浓度畜禽粪污的常用方法,具有高效、低耗、能源回收等优点。然而,厌氧消化产生的高盐度、富含氮磷钾的厌氧沼液,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处理达标,是目前厌氧工艺面对的主要问题。
2023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千吨级煤气化渣铝硅分质制备高模数水玻璃多联产技术”项目,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