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系统工程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系统工程相关记录95条 . 查询时间(2.369 秒)
2019年5月7日下午,钱学森学院特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十二院)院长薛惠锋教授在蔓菁报告厅做钱学森论坛系列讲座首场报告。中国航天十二院3所所长顾升高、科研计划部高玉峰、办公室秘书孙彬斌,钱学森学院副院长徐慧玲、副书记兼副院长周双喜,以及钱学森学院全体工作人员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廖文和副校长主持。首先,廖文和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中国航天十二院的基本情况和薛惠锋教...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据中国航空新闻网消息,7月7至12日,由国际系统工程学会(INCOSE)主办的国际系统工程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其中,中国航空工业作为企业会员代表参会,西北工业大学1977级校友、中国航空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应邀在全体大会上作主旨演讲,并被授予“奠基人”奖,成为中国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
近日,加拿大尼皮辛大学Haibin Zhu教授在实验中心六楼会议室作题为“Role-Based Collaboration and the E-CARGO Model”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文胜主持。Haibin Zhu教授在报告中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诠释了协同思维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他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和中外传统文化内容,阐明了协同的本质在于分工与协作的结合。他着重阐...
2018年4月22日,空间站超冷原子物理科学实验系统深度冷却关键技术攻关总结评审及技术成熟度评估会在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2111会议室召开。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估专家组对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徐宗教授课题组关于深度冷却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进行了评议,最终技术攻关通过总结评审,技术成熟度评估结果达到TRL-IV。会议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赵光恒总设计师主持,来自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估专家组,...
近日,应我校“车-路信息感知与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引智基地”项目邀请,交通运输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主编、香港科技大学杨海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副校长赵祥模会见了杨海教授,信息学院、港澳台办公室、杂志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会见。
2018年1月29日至2月2日,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社会系统工程复杂性探索”研讨班。“社会系统工程”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社会控制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工程理论和方法,是钱学森院士对“两弹一星”工程实践经验进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预测、组织、管理、决策和领导的科学方法。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6年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副校长钱锋教授为华东理工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流程工业智能优化制造”的开放性前沿学术报告,信息学院党委书记侍洪波教授主持报告会。报告中,钱锋从中国流程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立足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角度,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指出了流程工业发展的目标——智能化、绿色化。他表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的深度融合。
2016年10月29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市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余玉刚教授获得“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贡献奖”。 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今年是第三届,每届不超过两人。余玉刚教授获奖成果主要来自于下一代仓储系统(物流分配中心、集装箱码头、停车系统等)研究中的贡献:提出了紧致化仓储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优化存取货策略;基于不同仓储策略对空间需求差异,修正了传统教科书和文献中广泛...
2015年3月27日至28日,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国际研究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近140位学者出席,交流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主题报告环节,原江西省副省长、南昌大学特聘教授胡振鹏以“系统科学在鄱阳湖水利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如何采用系统科学、系统工程方法规划指导大规模工程项目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教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交通瓶颈和走廊问题”的最新研...
在线支付不用再输入密码、验证码,直接刷“脸卡”。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人脸识别支付系统,使在线支付只需使用移动设备拍张照即可。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是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国外在2013年已经有类似系统推出。该中心主任周曦说,他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在国际标准人脸识别测试库上达到了99.8%的识别率,而国际上其他算法的最好结果为97.6%。目前,他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应用在边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和李玉恒博士,在《Nature》 杂志以correspondence形式发表评论——“中国上山建城项目是稳定的”(China’s land creation project stands firm)(Nature,511( 24 July 2014):410),对近期媒体热议的“中国平山造城导致地质灾害”等问题,以陕西延安新区建设为例,阐释了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