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81条 . 查询时间(1.548 秒)
2016年12月08日上午,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陈勇彬研究员和肿瘤生物学学科组陈策实研究员的邀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俞立教授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做了题为“Migrasome and Migracytosis”的精彩报告。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细胞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中文翻译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是由人工设计合成的跨膜蛋白,包括细胞外、跨细胞膜以及细胞内三个部分。CAR的细胞外部分主要是识别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变区(scFV),负责识别特异性抗原。跨膜区确保CAR可以在细...
2016年2016年12月06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陈勇彬研究员和肿瘤生物学学科组陈策实研究员的邀请,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叶棋浓研究员,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李朝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糜军教授,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且分别作了题为“雌激素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意义”,“小鼠胚胎发育时期蛋白质异戊二烯化与心肌架...
近日,《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与生态进化研究组题的研究论文,该文揭示了宿主选择性资源分配对合作的维持机制。合作在大多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任何一个合作系统中,合作双方都能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利益。然而,合作的维持机制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解读。榕属植物和它的传粉者榕小蜂组成的互利共生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被广泛用来研究合作稳定性的模式系统,在该系统中,共生双方都无法离开对...
2016年11月13日至18日,由美国动物科学协会联合会(Federation of Animal Science Societies, FASS)承办的第五届食用动物肠道健康论坛(5th Symposium on Gut Health in Production of Food Animals)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举行。来自美国、中国、法国、奥地利、荷兰、德国、澳大利亚、埃及、加拿大、英国等...
2016年11月9日,Cell出版社Current Biology 高级编辑Florian Maderspacher博士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访问。Maderspacher博士在施鹏副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所的实验室,并由各学科组负责人介绍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随后Maderspacher博士做了题为“Publish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s — a v...
2016年8月15日,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局生物技术处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召开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启动会,会议听取了马克平研究员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工作报告,以及10个专项网及综合监测中心的工作报告,并对拟先期启动的项目进行了投票表决。
动物通讯在动物生存和繁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借助通讯,动物可以有效降低天敌捕食风险,同时可以缓解个体之间的社会冲突,和提高繁殖成功率。通讯方式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很大,大多数鸟类和两栖类主要依赖声音和颜色进行通讯,而兽类主要依赖嗅觉进行通讯。肢体语言是除声音和颜色信号外,被许多动物广泛采用的通讯方式。借助肢体语言,动物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传递特定信息。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量化技术的难度,关于肢体语言...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16年度项目评审结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孙少琛教授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孙少琛教授由动物科技学院于2012年3月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回国,2014年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目前研究方向为生殖生物学,致力于阐明卵子成熟的分子机制和环境毒理及疾病对卵子质量影响,现任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eerJ等期刊学术...
英格兰野生蜜蜂数量的减少首次被同油菜种植基地中颇具争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使用联系起来。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在种植油菜前,新烟碱类杀虫剂会被洒在种子里,并在随后抵达作物的所有组织。这意味着以花蜜为食的动物会摄入这些杀虫剂。虽然此类杀虫剂可能对蜜蜂产生的各种影响此前也有记录,但并未出现强有力的证据将其同野生蜜蜂种群的长期损失联系起来。
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包括5个近缘物种:滇金丝猴(R.bieti),怒江金丝猴(R.strykeri ),川金丝猴(R. roxellana)、黔金丝猴(R. brelichia)和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所有物种均被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物种。除了重要保护生物学价值,金丝猴属物种不仅发展出以树叶为食的特化食性,而且占据了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
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蛙属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从东亚经白令陆桥两次独立进入北美。随后,其中一支迁入中美、南美地区。后期,从东亚经中亚,最后进入欧洲地区。该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了国际学术期刊《系统生物学》上。据论文第一作者之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周炜帏博士介绍,该所车静研究员及其带领的课题组联合了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十余位学者,在全球范围对蛙属的演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家猪毛色表型常作为易察觉的外型特征,在品种选育中起重要作用。六白(四蹄、头和尾尖白色)是一种家猪中常见的毛色类型,在不同的欧亚家猪品种中均有发现。前人的研究揭示欧洲家猪出现的六白毛色与MC1R基因的插入突变紧密相关,但对有着不同驯化起源的中国家猪来说,这一表型的形成机制至今并不清楚。在滇南小耳猪中,六白毛色占有很高比例,并且大量个体出现了不完全六白的特征,给该家猪品种的选育过程带来了困难。
近日,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丝猴研究团队,在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Tending a dying adult in a wild multilevel primate society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通过对川金丝猴的长期观察,首次发现金丝猴个体间存在同情照顾行为,并在同情照顾行为的基础上形成了类似于群社会单元的情感纽带。这一重要发现有助于理解人类同情心的起源与演化,并将进一步...
本周《科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中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情况。这项研究显示很多物种的保护情况都不理想,而且它们的栖息地在喀斯特地区的有些县没有被自然保护区覆盖。中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全球范围内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给很多中国特有的和濒危物种。然而,对于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一处不同物种的数量)了解甚少,并且也缺乏数据集来评估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在物种保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