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储能技术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储能技术相关记录365条 . 查询时间(4.055 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马涛副教授联合王如竹教授、代彦军教授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伏板被动冷却的复合背板,该背板由具有吸附-蒸发冷却作用的吸湿性水凝胶和保护膜组成。
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做出系统部署,明确了相关要求。
“公司5.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启动一个多月以来,共发电40.896万千瓦时并入公司6千伏电网,首次实现公司自产绿电,在碳减排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2月26日,宁夏石化公司电仪中心尹力军向记者介绍,5.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绿电,将用于给宁夏石化公司化肥一部循环水泵、循环水系统凉水塔风机及新空分系统空压站、空压机等设备供电。
发展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氢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毛东军介绍,在氢能领域,北京市氢能产业已初步完成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试点探索,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在新型储能领域,北京市则在研发创新、产品集成、市场推广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光伏、风电行业企业布局延展进入储能行业,叠加当前低端产能过剩,行业将向高端化、定制化发展,风光储系统集成方案服务逐步成熟。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
2024年1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3年能源发展亮眼“成绩单”。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明确到2030年,我国将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规模约4.55亿千瓦。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国内油气上游企业大多位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且矿权区内地理空间广阔,有利于布局风光发电项目。然而,“沙戈荒”大基地建设也面临着新能源与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匹配困...
编者按: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对清洁、绿色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储能技术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将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定位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发展储能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辽河油田设计院副院长王延涛:当前,储能是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点,在我国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季节性和波动性,发展储能可以很好地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截至2024年1月2日,大港油田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空气源梯级储能换热技术在滨108-52井投产应用已有1个月,平均日节电达720千瓦时,节能率达到60%,为生产井清洁用热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近日,资本公司投资入股的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交割,这是资本公司在充电桩领域的首笔投资,将为集团公司建设中国头部充电运营商和第一直营平台提供助力。
蓝天下,“大风车”乘风起舞;白雪间,光伏站逐日而动。2023年,吉林油田新建风光发电突破3.2亿千瓦时,节约生产成本1.2亿元,标志着吉林油田靠“绿电”闯出了一条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新路。
在中国化工教育学会公布的第一批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立项名单中,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王新东教授主持申报的《电化学储能科学与工程》获批立项。
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最多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以下简称阜阳水面光伏电站)27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