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相关记录160条 . 查询时间(3.136 秒)
2020年5月25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济南市植物保护站联合主办的“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济南市商河县召开。植保所所长朱立贵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植保所齐军山研究员和济南市植保站李秀深站长分别介绍了田间试验示范情况。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总站长徐兆春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孔令让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南市及各区县农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团队系统揭示了α-玉米赤霉烯醇及其隐蔽性形式的生物转化规律。该研究成果的发表,不仅填补了α-玉米赤霉烯醇在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空白,更为其毒理学研究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随着国际、闽台产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国(境)外病虫害的入侵风险增大,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为了保障我省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项目研究开发了粉虱类、蓟马类、粉蚧类、假臭草等外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提升了我省入侵生物科学防控水平。
2020年4月23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采用“远程视频、线上评价”的方式,对植保所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华南褐飞虱暴发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了第三方评价。会议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饶智宏处长主持。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陈琴苓、植保所所长何自福研究员分别出席了评价会并致辞。
2020年4月9 -10日,省农科院植保所邀请福建省农林大学、顺昌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对由省农科院植保所陈霞副研究员、张艳璇博士主持的“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天敌资源发掘与茶、果、草莓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项目在顺昌县郑坊镇峰岭村的草莓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进行现场验收。专家们经过实地调查,听取项目实施单位的汇报,经现场质询形成以下验收意见:
2020年3月20日,资源所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高效整合微生物组菌剂的研制及其在连作障碍修复上的应用 ”进行了网络验收。专家组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一致认为项目已完成合同任务,同意通过验收。
近日,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我校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周明国和张峰教授为通讯作者、周俞辛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of Fusarium myosin I inhibition by phenamacril》。这是南京农业大学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在获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吴益东教授团队在Bt杀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杀虫机制。4月1日,该成果在PLoS Pathogens杂志正式发表,王敬博士为第一作者,吴益东教授为通讯作者。
2020年3月23日,《Chemosphere》(IF=5.1)杂志在线发表了我院水稻害虫防治团队戈林泉副教授的最新研究论文“The antibiotic jianggangmycin increases brown planthooper (BPH) fecundity by enhancing rice plant sugar concentrations and BPH insulin-li...
2020年3月23日-24日,植保所组织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药检测中心、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有关专家对承担的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烟粉虱发生动态监测及生物防控研究》等3个优势领域重点项目”和《植物镰刀菌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测定》等6个一般科研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阳春三月是果桑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有效控制果桑菌核病的发生,确保疫情下果桑种植大户稳产增收,有序推进四川省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项目“嘉陵区科技特派团产业扶贫模式及标准化种养循环关键技术培训服务”的实施,2020年3月16日,蚕业所纪委书记杜周和研究员、科技管理科科长周安莲副研究员、刘俊凤研究员、危玲副研究员、刘彬斌副研究员等共计11位科技特派员到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合兴嘴村开展果桑菌核病绿色防控技...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贵州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牵头完成的“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及由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清华大学参与完成的“湿法磷酸高值化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贵州省自2014年以来再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
近日,由动物科技学院孙新文老师带队的饲草料综合利用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饲料化生产在南疆喀什地区成功落地,实现1.2万吨的年产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冬春季饲草料缺乏,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而南疆棉花种植面积广泛,棉杆历来都是焚烧或深翻埋田。“秸秆综合利用”团队为充分利用棉杆制作饲料,通过6年多的技术攻关,成功分离出特殊菌种。在棉杆生物发酵过程中,该菌种能够有效...
2019年12月20日,应院农业微生物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邀请,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副所长、研究员吴丽芳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交流,并作题为《“魅力”研究团队的培养与农业微生物应用开发研究》的学术报告。
农业农村部今天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最新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数据:2019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比2017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9.8%,比2017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数据表明,近两年,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