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管理 >>> 水利工程检查观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利工程检查观测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2.566 秒)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永生研究团队的GNSS浮标海浪观测技术研究成果2024年4月27日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2024年4月27日,徐永生及其团队成员博士生杨磊接受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旗舰杂志《IEEE Spectrum》记者Gwendolyn Rak的在线采访。采访中,徐永生详细介绍了该观测技术的创新点、应用潜力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相关报道2024年4月27日在《IEEE S...
2024年4月8日,海洋所胡敦欣院士和庞重光研究员团队基于长期连续的潜标观测,阐明了西北太平洋台风过境激发的风生近惯性内波的基本特征、能量通量及其对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真核微生物的重金属抗性分子机制研究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如辅助植物修复、根际钝化、生物冶金等等。当前研究已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诱导定向进化,其中也包括重金属诱导;而真核微生物能否在重金属诱导下快速进化出更高抗性,还尚未可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大型真菌为代表的真核微生物可以在数月时间尺度内,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镉(Cd)诱导定向进化,...
2023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树群研究团队在苏禄海大尺度环流对内孤立波传播及其色散和非线性平衡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于2023年11月24日发表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海洋学进展》上,博士谢皆烁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蔡树群为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博士杜辉、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刘乐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研究院秦大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研究院院长冯起研究员,以及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等台站主管部门与会专家和学委会委员共50余人出席会议。学委会主任委员秦大河、副主任委员于贵瑞分阶段主持会议。 
2023年3月1日至9日,上海天文台副台长齐朝祥带队赴西藏日喀则,全力推进西藏日喀则观测站选址规划建设系列工作,并与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和区县各级分管领导、上海市援藏干部围绕观测站建设相关细节进行深入交流。
湖泊是特大型和大中型城市的最重要集中式供应水源之一,湖泊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来源组成会直接影响饮用水处理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因而决定了饮用水处理工艺与流程。全球湖库等内陆水体每年承接、输移的碳通量高达5.1 PgC yr-1,而以溶解性有机碳为主要成分的DOM又是湖库水体中天然有机质最重要的赋存形态及活跃成分。因此,精确掌握DOM的来源...
2022年9月以来,多个台风接连生成,其中第11号“轩岚诺”和第12号“梅花”对我国影响巨大。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各观测系统发挥对极端天气有效实时观测的优势,实时记录了这台风过境时的观测数据。获取了台风路径附近海域宝贵的第一手实时观测数据,为台风路径预报、台风预防、台风相关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流域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球绝大多数湖库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后果是湖库生态系统退化,表现为草型生态系统退化、藻型生态系统扩张、藻类水华频发暴发,而全球气候变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湖库藻类水华及其灾害。近30年全球68%的湖泊藻类水华的暴发强度、暴发规模和暴发频次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太湖、巢湖、滇池等标志性湖泊遭受蓝藻水华的长期困扰,而近年来洱海、丹江口、白洋淀、三...
随着2月20日新一轮对地观测周期的结束,天宫二号三维成像高度计已在轨运行888天。迄今为止,天宫二号高度计已经获得大量重点海区和典型陆地区域的观测数据。在海洋观测中,在进行海平面高度测量的同时,观测到了大量海面雨团、强降雨、内波、海洋锋面、涌浪、溢油、涡旋、浅海地形调制等典型海洋现象,这些观测数据将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独特作用。在陆地观测中,天宫二号三维成像高度计成功获取了我国青藏高原湖...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国家海洋局日前在杭州召开“中国Argo剖面浮标大洋观测网”建设运行技术评估会,旨在加快促进科研项目成果的转化,推动正在运行的Argo大洋观测网纳入海洋观测预报体系。据介绍,Argo是“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英文缩写。10年来,由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沿海国家布放的约8500个Argo浮标所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全球海洋上层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实时观测。我国于2...
2012年7月6日,水利部“948”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南京组织召开了 “引进3D-Tracker实时三维变形监测系统”项目验收会。水利部国科司、水利部推广中心以及来自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和江苏省水利厅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由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测试规程》(SL 530-2012)(以下简称“规程”)、《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标准》(SL 531-2012)(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12年6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发行。
2012年7月6日,水利部“948”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水利部“948”项目“非接触式高频河流实时监测系统技术引进”验收会。来自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水利部水文局、江苏省水利厅和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单位的专家、水利部推广中心的领导以及我院领导和项目组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