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养殖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养殖学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1.722 秒)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文,批复我校基因组育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中柑橘综合科研试验基地、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等重大生猪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学咸宁观测实验站等5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无人工厂化养殖和高质量水产品可持续产出是未来渔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吕剑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资助下,立足全球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需求,以智能化革新技术为引领,推动全球无人渔厂建设取得系列科研进展。核心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形成了有效的技术成果专利保护群。
2024年1月12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道亮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水产养殖智能工厂的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4年第1期。
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资源及产业优势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促进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进一步深挖黑龙江省渔业发展优势潜力,不断壮大渔业经济,助力黑龙江渔业振兴,2024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水生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琼梁琼出席了签约仪式。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批准新设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获批新设水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目前,水生所已有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日,水产养殖领域顶级期刊《Review in Aquaculture》(IF = 10.6)在线发表了仲恺工业工程学院动科院林蠡教授团队的论文“A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cken immunoglobulin Y in aquaculture”(图1)。
2023年5月5日,中国海洋学会发布了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及2022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入库名单,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33项、海洋优秀科技图书35项。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双聘教师张晓华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利用密度感应淬灭技术对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的控制研究”荣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2022年9月23日国际顶级微生物组学杂志Microbiome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所)陈松林院士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Intestinal microbiome-mediated resistance against vibriosis for 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我国特...
通过增强抗病免疫来保证鱼类生长性能十分重要。水产养殖中,饲料中植物蛋白等成分可引发鱼类肠炎并引起长期不可逆的生长抑制。鱼类肠黏膜是机体与外界的双向互动界面,其免疫系统同时发挥屏蔽病原和协助营养吸收的双重功能。而鱼类的肝脏与肠黏膜组织共同构成肠肝轴,饲料引起的养殖鱼类肠炎常伴随肝脏病变。因而,针对鱼类肠肝炎症的药物及其发现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近日,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项目评审结果,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冯浩教授主持申报的“青鱼I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机理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资助,项目总经费262万元。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环境与灾害研究部王智研究员和合作团队,通过抗生素和ARGs的大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抗生素限用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产养殖中目标抗生素的赋存量和生态风险;证实了稻虾共作养殖模式是一种相对生态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分别在生态环境领域专业期刊J Clean Prod.和Environ Poll.上发表。
用小龙虾制作的油焖大虾是湖北人餐桌上的“宠物菜”,在北京等地也备受欢迎。一只小龙虾有70%(虾头和虾壳)会被当作废弃物扔掉。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杜予民教授利用新技术,可将虾壳变成近百种生物医用产品和精细产品,使其附加值提高10-100倍。 近日,杜予民教授等人上书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建言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废弃的小龙虾虾头和虾壳,打造“小龙虾及甲壳素深加工衍生高附加值产业链”。省委书记罗清...
新华网2007年4月20日报道,国家863计划“名贵海水鱼类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星鲽生殖调控和规模化繁育技术”,近日在山东省莱州市明波水产有限公司通过专家验收。专家介绍,这项研究成果中的条斑星鲽人工繁殖及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我国海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2月1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对黄海水产研究所和沿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野生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的驯化及亲鱼培育” 课题进行了现场验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