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学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3.78 秒)
人类CC趋化因子受体8(CCR8)是癌症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新兴靶点。深入了解CCR8的分子识别,尤其是与非肽类小分子配体的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2月2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徐菲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题为“Unveiling the structural mechanisms of nonpeptide liga...
2024年1月17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戚炜课题组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BMP-ACVR1 Axis is Critical for Efficacy of PRC2 Inhibitors in B-Cell Lymphoma” 的研究论文,阐明了PRC2抑制药物通过激活BMP-ACVR1通路抑制B细胞淋巴瘤生长的新机理。
目前对乳腺癌采取的诊断方法主要基于影像学技术、组织活检技术和基因筛查技术,这些技术虽然成熟,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而急需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跨膜蛋白,在约20-25%的乳腺癌中过度表达。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HER2过表达会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和攻击性,并可能与乳腺癌复发可能性的增加和预后较差有关。大量证据表明,在早期对HER2进行精准的检测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
2023年12月14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力烨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及上海顿慧医疗合作,于国际肿瘤学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multi-omics profiling to dissect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
为做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3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阜阳举办全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培训班。阜阳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积极承办本次培训工作,市疾控中心主任李金蔚出席了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培训班由安徽省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王华东主持,安徽省相关项目点负责人及业务骨干70余人参加了培训。
2023年9月5日下午,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蔡禄教授、副院长赵宏宇教授、刘国庆教授、邢永强教授等一行17位教师到包头市肿瘤医院,开展科研合作交流座谈会。包头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各科室主任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包头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张钢龄和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宏宇共同主持。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一种高度转移性疾病,所有的靶向和免疫疗法都很难治愈。尽管PDAC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取得了进展,但由于早期诊断时,甚至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发生远端转移的几率很高,所以PDAC患者的预后极差。肿瘤内部的高度异质性以及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被广泛认为是有效治疗PDAC患者的主要障碍。由于大多数PDAC 患者的转移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作为结肠癌的重要原则,包含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传统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但超过5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且由于周围组织的浸润和侵袭以及肿瘤远端转移等因素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往往很差,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2020年新增癌症病例中,肺癌发生率位居第二位(11.4%),死亡率位居之首(18%)。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因素。KRAS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主要的基因突变之一,近年来针对KRAS G12C抑制剂的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针对KRAS其它突变如KRAS G12D等仍缺乏有效的靶点药物。因此,开展KRAS G12D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与...
2023年2月11日-1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委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承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发布暨首场精读巡讲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燕课题组、陈润生院士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天宇、姜健壮合作,开展了癌症的动态可转换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以及铁死亡治疗、光热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协同治疗研究。该研究将癌症诊断和治疗协同,利用铁的核磁性质诊断并引发细胞快速死亡的特性杀灭肿瘤细胞。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当下,阿尔法射线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日益受到科学家和医生们的重视。记者21日获悉,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余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阿尔法射线除了高效歼灭肿瘤细胞之外,还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活力,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这意味着,阿尔法射线能够高效地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从免疫途径发挥更强大抗肿瘤效应的潜力。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Radiotherapy-Induced Cleavage of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s Activates Prodrugs in Tum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芳香季铵头基(Quaternary Ammonium...
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免疫治疗近年来飞速发展,已经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对于有“最毒乳腺癌”之称的三阴性乳腺癌,以靶向PD-1/ PD-L1为首的免疫治疗却依然存在受益人群有限、缺少疗效预测指标等局限性,这也成为全球医学界亟需破解的难题之一。
日前,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来消息,该院胡夕春教授、王碧芸教授、陈光亮教授团队首次发现脂肪细胞对三阴性乳腺癌铁死亡的保护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