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生物学 院士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467 秒)
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RSE)成立于1783年,是一个独立、非政治性的教育学术组织,是代表英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五大学术院之一,现有1800多位院士。日前,爱丁堡皇家学会公布了2024年度新增院士名单,共有57位当选院士,包括2名荣誉院士和6名外籍(通讯)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因在植物生物多样性科学方面的贡献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
2023年8月16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科学院、德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Eric Westhof和法中高级人才交流协会会长邵晖来校座谈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春晖,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贾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鸿彬和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井明霞主持。
近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长库兹涅佐夫、首席学术秘书长伊万尼茨卡娅向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发来证书,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副院长博拉耶夫·阿拉沙发来祝贺视频,对她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表示祝贺。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邓秀新院士团队成员柴利军教授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发表了题为“Systems and breakdown of self-incompatibility”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梳理了目前关于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全面总结了用于打破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状的生理与分子技术,进一...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院长Alexander Sergeev院士来函,祝贺厦门大学讲席教授吕永龙博士于莫斯科当地时间2022年6月2日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地学部秘书长Alexander Gliko院士在其贺信中指出“因其在应用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尤其是在新污染物的环境效应和风险评价方面的杰出贡献,吕永龙教授于...
2021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荣誉教授James M. Tiedje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肖桂山,教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博士,国际知名临床遗传与生物化学家,美国UCLA医学中心和Creighton胰腺癌中心终身教授,美国SCIENCE合作子刊《Metabolic Discovery》全球主编,美国Merck默沙东制药公司全球药物临床实验(二期到三期)终身评审专家,深圳前海科咨委委员。从事恶性肿瘤(特别胰腺肿瘤等)代谢生物学、生物标志物以及临床分子诊断研究20年,获得...
日前,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行学者程奇博士,经过严格选拔、推荐和答辩程序,获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方表示希望通过程奇院士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促进俄罗斯和中国在尖端学术领域的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
2021年9月30日,高福院士领衔在柳叶刀上发表《The origins of viruses: discovery takes time,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and cooperation》文章,该文章引证了过去几十年重要传染病起源的持续性研究进展和经验,对未知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启示,呼吁全球对COVID-19病原体起源去政治化,应站在科学的角度以开放的思想和密切...
北京时间今天清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正式发布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权威奖励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贺福初荣获蛋白质组学杰出成就奖。这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研究领域对中国科学家学术成就的最高认可。
2019年以来,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猪肉价格接连攀升。“起飞”的猪肉价格甚至拉动中国物价指数呈现上涨趋势。如何让“高飞”的猪肉价格“落地”,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是关键。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于2019年10月22日公布了2020年联合会奖章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获2020年度 EGU“洪堡奖章”。该勋章以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名字命名,授予那些在发展中地区开展造福人类和社会的研究,在地球科学、行星或空间科学领域取得卓越贡献并产生重要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傅伯杰院士因在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与...
2019年10月21日,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M)在2019年年度会议上公布了新当选的90名成员和10名外籍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是当选的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
许多基因组处理反应,包括转录、复制和修复,都会产生DNA旋转。直接测量DNA旋转的方法,如转子珠跟踪、角度光学捕获和磁性镊子,有助于揭示一系列基因组加工酶的作用机制,包括RNA聚合酶(RNAP),gyrase,病毒DNA包装机器和DNA重组酶。尽管旋转测量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基因组处理反应的理解,但测量DNA旋转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有方法的时间分辨率不足以跟踪在生理条件下由许多酶诱导的旋转,并且测...
2018年5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Nurse应邀做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峰论坛,带来了题为Controlling the Eukaryotic Cell Cycle 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遗传发育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维才主持,研究所职工、博士后和研究生逾300人聆听了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