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反应工程 冶金原料与预处理 冶金热能工程 冶金技术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轧制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人物 冶金工程技术相关记录1036条 . 查询时间(3.546 秒)
沈晓辉,男,教授。1974年生,1997年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压力加工专业(学士),2002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自1997年7月起在安徽工业大学材料成型系任教,从事塑性成形理论与工艺的教学研究工作。目前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王会廷,男,硕士生导师。1974年10生,工学博士,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板料液压成形技术,铝、镁等轻质合金温热成形技术,以及高强板热冲压等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参加省级项目3项;主持与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其中已授权4项。
王萍,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7年生,1990年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现安徽工业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学士),2008年获得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7月分配至安徽淮南钢铁厂任技术员。1992年8月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学院材料成型专业任教。自任教以来,长期从事材料成型理论及工艺研究,主持并完成省教委重点研究项目1项,重大应用项目2项,其它项目5项。参加宝钢、马钢、南钢等企业...
李灿华,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工业大学生态治理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于生态安全与环境危害控制、绿色冶金与增殖冶金、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李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1999年于华东冶金学院获得钢铁冶金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安徽工业大学获得钢铁冶金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钢铁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于炼钢新工艺新技术、物理场在冶金中的应用、品种钢开发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持与参与安徽省科技攻关...
魏汝飞,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是低碳炼铁新工艺与新理论,固废资源循环与材料化利用,生物质化工与冶金。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固废分会秘书、EnMS技术专家(钢铁领域)、Elsevier专著国际通讯评议人、POWDER TECHNOL, INT J CHEM REACT ENG, ENERG CONVERS MANAGE等国际期刊通讯评议人。
樊友奇,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学士),2006年获得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自2010年3月起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任教,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研究工作。2014年11月进入中国五矿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2项。
童碧海,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聘为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1年期间到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访学。2013-2014年期间到台湾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高翔鹏,男,1992年出生,安徽马鞍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5月毕业于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取得化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硕博连读)。自2018年8月起以“学术骨干”形式进入安徽工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天然聚合物在贵重金属吸附及水处理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SCI学术论文8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1项...
高志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学院,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冶金工程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矿物加工及燃烧节能减排;曾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科研工作,参加了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讲授课程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工艺矿物学》等资源利用及环保方面的课程,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
徐其言,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生,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低成本炼钢新工艺以及冶金新技术开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承担本科生冶金实验技术、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实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安徽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安徽工业大学实验开发基金项目1项、企业产学研项目2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研究项...
夏云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于安徽工业大学获得冶金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钢铁冶金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低成本炼钢新工艺以及新钢种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与参与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施晓芳,博士,硕士生导师。2010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钢铁冶金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冶炼、氧化物冶金、炉外精炼及数值模拟等。承担本科生《铁水预处理与炉外精炼》、《钢铁冶金概论》等教学工作。承担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胡义明,男,1964年生于安徽东至,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2015年9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到冶金工程学院矿物加工系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以及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
赵卓,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1998-2005年就读于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并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士、硕士学位。2005年7月进入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工作,并于同年9月在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攻读博士,2010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11月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学院工作,2014年8月-2015年9月,国家公派赴荷兰代尔夫特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