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人物 光学工程相关记录577条 . 查询时间(1.098 秒)
姜欢,女,1990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19 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内容主要通过设计微纳结构实现偏振调控,相位调制,传感探测和全息成像等。近年来,在 Nanoscale, Photonics Research,Optic Express, Scientific Reports 和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 20余项,引用频次...
钟继有,博士,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2016年, 攻读北京科技大学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2016-2019年, 于广东工业大学做博士后,期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化学系访学一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发光理论设计及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论著30余篇(被引4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在 Chem.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J. Mater....
2000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受激拉曼散射技术、气相和液相有机分子如醇类分子振动光谱的准确标识、激发态金属原子与烷烃反应机理等研究中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如J.Physical Chemistry A 和J.Physical Chemistr...
詹昊霖,博士,副研究员,2016年获得厦门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厦门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8月进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任职。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但不限于:核磁共振新技术、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信号和图像的高分辨重建、生物医学应用等。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
教育经历:2013/7-2016/12,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2003/9 - 2006/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硕士。
个人简历:2020.12-至今,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5.07-2020.1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09-2015.07,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2006.09-201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学士。
个人简历:2011.11-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 光电技术研究院 副研究员;2016.5-2017.12 浦项工科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后;2007.9-2011.3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博士;2004.9-2007.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与材料学院 硕士;2001.7-2003.10 洛阳轴承研究所 化工材料部 助理工程师;1997.9-2001.6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本科。
杨军,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起任职于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现任微波研究室主任、安徽省微波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微波太赫兹器件及应用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高分子纳米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以人才引进加入光电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自适应光电子器件及裸眼3D技术的研究。
王梓, 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博士。2017年至今在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工作。现任副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立体显示、计算全息等方面研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请国家专利14项,已授权8项。
王向华,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年于山东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芯国际工作;201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1年入职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任副研究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中、美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章节2篇,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
个人简历:2016~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德国马尔堡大学(Philipps-Universität Marburg, 物理系, 博士后;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博士。
研究领域:1、生物医学仪器与信号处理;2、智能传感器及人机交互技术;3、综合航空电子系统。
研究领域:基于Spin Transfer Torque (STT)的磁性纳米结构中磁畴壁的运动研究以及在Racetrack Memory (RM)和STT-MRAM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中的应用研究;新型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和器件的制备、表征以及压电和磁电等性质研究;基于氧化物薄膜和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机理和传感技术研究;仿生电子鼻技术研究及其在...
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光电功能器件及其系统应用研究。研究工作涉及微纳光电功能器件、特种成像及显示技术、光电探测及应用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优势。已发表论文3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多项,主持并参与军品配套、科技部国际合作、中航产学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